第539章 东施效颦(第3页)

如果说有谁有资格给大先生谏言,那就非魏先生莫属了。

“周正器的事,没商量!”

周浩然见这势头,就叫停了他俩想劝和的可能。

魏清风笑笑,“我不是来劝架的,我只是想告诉你,港府的那些豪门,有几家当年也是从海港这边过去的。比如邵氏。邵家当年在海港做电影,连一线都算不上,受了不少欺负,受过红楼茶馆的照顾。”

周浩然笑道:“这么说来,咱们在港府还是有人脉的。”

“有一些,就不知道那些老交情,还有没有用了。”

魏清风略感叹息。

时间太久远了。

“没关系,港府是弹丸之地,有没有人脉往来,都无所谓。只要有实力,他们会主动的投靠过来。”

周浩然下一步的南下计划,就是要借着经济危机去港府扬名。

“好!不管做什么,我都可以竭尽全力的支持!”

魏清风毫不犹豫的表态。

见这俩人要硬来,郭关昌就很是无奈,本以为能居中调停呢,没想到红楼茶馆这边已经是同仇敌忾。

“那个……周正器那放话了。”

“哦。”

周浩然的反应很平淡。

完全不在意周正器接下来会怎么样,小小泥鳅装真龙,掀不起什么水花。

郭关昌道:“他在炒股做金融之前,是开饭店的,黄河路那边有一家大饭店,收益很好。现在,他好像要重操旧业。”

“开饭店?”周浩然就有些奇怪,“做金融来钱多块啊?怎么又跑去做饭店了?”

郭关昌表情古怪的说:“可能是在学你。”

“学我?”

周浩然眉梢一挑。

郭关昌道:“你开了红楼茶馆,成了行业里享受声誉的大先生。他也放话了,要做一个皇家的私房菜馆,也要选一个老式的豪华的花园洋房,也是会员制,只面向企业家群体。”

“哈!”周浩然就觉得很荒诞,“本末倒置了。”

他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是红楼茶馆的大先生。

相反,红楼茶馆能快速走红,成为了海港如今最顶级的商务会馆,是因为沾了他大先生的光。

是他通过写信的策略,指导了一大批人做生意,形成了一个很有规模又很忠诚的“学生团”。这股势力的认可、推动和口口相传,才有了现如今大先生的行业地位。

这个周正器,以为模仿他的模式,从高端茶馆变为高端私房菜就能获得认可。

简直是东施效颦。

郭关昌接着说:“他换了种称呼。”

“啊?”周浩然不解,“什么称呼?”

郭关昌道:“大家不是都称你大先生嘛。很多人都叫他周总,他觉得‘周总’的称呼太俗气,尤其跟你周大先生的说法一对比,就落了一截。所以他也有了自己的专有称呼,要求以后别人都不要叫他周总了。”

“那叫什么?”

“周公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