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学术探讨(第2页)
因此,她只能采取这种迂回而踩线的方式,在报告中隐去关键数据,只保留对环境现象本身的描述和一些“合理”的推测,试图“挽回”佩姆,同时也在试探——
试探这位以严谨着称的教授,是否早已凭借其专业性,注意到了伊比利亚地区那些不寻常的蛛丝马迹。
事实证明,她赌对了。佩姆教授不仅看了报告,而且反应远比她预想的要激烈和急切。他显然对这件事极为上心。
“徐钰同学,”最终还是佩姆教授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更像平时的学术讨论,而不是刚才的震惊失措,“你提交的那份报告……我看了。”
“是的,教授。”
徐钰点点头,态度恭敬而平静,“我这样做其实也是希望能弥补我之前缺课带来的不良影响。”
“影响暂且不提,”佩姆教授挥了挥手,显然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锐利的光,
“报告里提到的那个山谷……那些侵蚀性的暗紫色结晶、扭曲的植被、异常的光线……还有你提到的能量读数异常……这些,都是你亲眼所见?详细坐标在哪里?你是怎么发现那里的?”
他的问题如同连珠炮般砸来,充满了急切和探究欲。
徐钰早有准备。她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斟酌着词语,谨慎地回答道:
“教授,我很想告诉您所有细节。但是……很抱歉,关于具体的发现地点和某些更深入的数据,我出于一些……个人的、不便透露的原因,无法提供更精确的信息。这一点,还请您务必谅解。”
她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佩姆教授的反应。看到对方眉头紧锁,似乎要不满,她立刻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不过,如果只是讨论报告中提到的侵蚀性地貌的具体特征、那些异常结晶的物理性质、以及基于观察所能做出的合理性环境演变猜想**……这些不涉及具体位置和来源的内容,我还是很乐意与教授您探讨的。我对这方面也很感兴趣。”
她这番话既明确划定了界限,守住了克拉韦尔的要求,又抛出了佩姆教授最感兴趣的核心内容——那些异常现象本身的研究价值。
佩姆教授果然被吸引住了。
他虽然对徐钰的隐瞒感到些许不快,但作为一名学者,对未知现象的探究欲望压倒了一切。他立刻追问道:
“那些结晶!报告里说它们仿佛具有生命般微微蠕动?还对周边环境有持续的侵蚀性?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吗?还有光线的扭曲,是折射率异常还是空间层面的……”
接下来的时间,变成了一个小型的学术讨论会。徐钰凭借着自己真实的观察在隐去了最惊悚的部分和接近真相的推测,与佩姆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