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探春……(第3页)
且不说别的,单就赵姨娘当着众人之面说出自己竟然连袭人都比不上这番话,虽然听起来着实令人感到尴尬,但仔细想想,真正觉得难为情的难道不是王夫人本人吗?毕竟,赵姨娘与探春、贾环乃是亲生母子关系,而如今赵姨娘竟公然宣称自己地位不及一个丫鬟,那么真正颜面扫地的岂不正是探春和贾环姐弟俩吗?若再往长远些去看,这般言论无疑是在给自己的亲生子宝玉树立仇敌啊!
很明显,在王夫人眼中,袭人的份量远远超过了探春以及赵姨娘。面对此情此景,探春和贾环又该如何自处呢?王夫人安排探春负责管理家务事宜,难道真的是因为对探春器重有加吗?恐怕未必吧!实际上,只是由于实在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选罢了。倘若王夫人当真重视探春的能力,又何必非得让薛宝钗一同参与监督呢?如此种种行径,对于自尊心极强的探春而言,从本质上来说跟遭受羞辱又有多大区别呢?
在探春掌管整个家事期间,令人惊讶的是,竟未曾与王夫人产生哪怕一次交集!不仅如此,就连与聪明伶俐且颇受众人关注的薛宝钗之间,也从未有过正面的对话交流。这一现象无疑透露出了探春对待她们二人最为真实的态度。
要知道,王夫人身为贾府中的嫡母,更是荣国府当之无愧的女主人。而赵姨娘呢,则只是她手下的一个奴才罢了。尽管贾环名义上贵为三少爷,但在王夫人眼中,他就如同那令人厌恶至极的眼中钉、肉中刺一般,毫无地位可言。
再来说说赵姨娘吧,此人可真是愚不可及啊!她总是凭借着自己的短浅见识和冲动性情行事,屡屡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羞辱。在这复杂的家族关系网中,赵姨娘的存在仿佛成为了一个笑柄,让人既觉得可怜又不禁心生鄙夷。
赵姨娘头脑简单,犹如提线木偶般,轻易便被人利用,连一句正确的话都难以表达。探春为了保护她和贾环,面对冥顽不灵的王夫人,也只能无奈地依附于她,竭力营造出与王夫人母女情深的假象。如此一来,王夫人得以保住体面,其他人也能勉强保留一些做人的基本尊严。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其他姑娘都能较为真实地生活,尽情释放着自己的天真无邪和烂漫无邪,而探春,却不得不迅速成长,因为她不仅要顾全自己,还要守护生母和弟弟的平安,亦或说,她要扞卫家族的尊严。
电视剧《红楼梦》中,探春远嫁上船前,与赵姨娘相认的那一段剧情,演绎得极为精彩。探春这样的女子,尽管生母只是个卑微的奴才,但毕竟是她赋予了自己生命,她又怎会不明白血浓于水的真谛呢?
不知当她踏上那艘大船,永远告别故乡之时,内心该是何等的纠结与痛苦,又是否会因想起那摇摇欲坠的家族而忧心忡忡呢?
船渐行渐远,探春望着岸边逐渐模糊的身影,泪如雨下。她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在远方活出个模样。
到达异国他乡后,探春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果敢,很快在当地站稳脚跟。她巧妙地运用从贾府学到的治家之道,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
一日,她偶然结识了一位来自中原的商人。商人听闻她是贾府的探春,大为惊叹,告知她贾府已彻底衰败。探春虽早有预感,却仍悲痛万分。
但她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将思念与悲痛化作力量。她努力推动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中原的诗书礼仪。她的名声渐渐传开,人们敬重她的才华与坚强。
多年后,当她回首往昔,虽仍会为自己坎坷的身世和家族的命运叹息,但更多的是对自己一路拼搏的欣慰。她知道,自己虽未能改变家族的结局,却在异国他乡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