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旅游者孤标傲世

第159章 沙僧的人缘(第2页)

 经过如来一番费尽唇舌的说教与利诱,孙悟空那颗躁动的心终于渐渐平静下来,最终勉强答应重回唐僧身旁。

 再看沙僧这边,情况则截然不同。不管遭遇多大的艰难险阻、风刀霜剑,他都未曾有过半句牢骚抱怨之语,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守护在唐僧左右,一心一意履行着自己作为徒弟的责任。

 不过,沙僧这般忠厚老实之人缘际会之下反倒并不太好。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他过分憨厚耿直,只晓得死心塌地地默默付出,全然没有属于自己的半分主见。就拿他平日里跟孙悟空相处来说吧,他老是习惯性地对孙悟空言听计从,甚至偶尔还会表现出些许巴结讨好之意,似乎生怕自己一旦提出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或建议便会惹怒孙悟空,从而招致对方的不满或者怪罪。像这样毫无原则地委曲求全,自然而然也就难以赢得孙悟空发自内心的敬重之情了。

 俗话说得好:“斗争实则乃达成团结之有力途径其一,借由斗争以求取团结,如此这般,团结方才能够持久长存;反之,倘若仅是依赖于妥协让步以换取那所谓的团结,那么此种团结终究将会趋向覆灭。”

 故而呀,一个人唯有牢牢地坚守住自身所秉持的立场以及原则,并在此前提之下,适度地依据事理而极力申辩、充分展露自我存在的价值,才可以切实地博得他人的认同与敬重,从而构建起坚实并且优良的人际关联。勇于同他人产生冲突,方能够获取到真正意义上的团结。

 之所以这样讲,是由于敢于冲突本身就是一种鲜明的态度。当他人意欲跟你反目之时,他们必然会仔细权衡一下,自己究竟是否有能力承担得起反目的后果。假如始终毫无底线地选择妥协,兴许确实能够维系住那浮于表面之上的团结假象,然而此时团结的主导权全然掌控在对方手中,只要对方心生翻脸之意,便不会存有丝毫顾忌。

 很明显,沙僧对此番道理可谓一窍不通。他总是习惯于逆来顺受,面对各种不公或是委屈时,往往选择沉默不语或者委曲求全。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非但无法换来真心实意的团结,反而还可能让别人越发轻视于他,认为他软弱可欺。长此以往下去,即便众人之间看似相安无事,可实际上彼此间的关系却如同一盘散沙般脆弱不堪一击。

 陈星越想越觉得有理,正欲提笔写下自己的感悟,突然一阵眩晕袭来。再睁眼时,发现自己身处一片云雾缭绕之地。面前站着一人,仔细一看,竟是沙僧。

 “汝乃何人?为何在此思忖吾之事?”沙僧问道。

 陈星忙恭敬行礼,道出心中所想。沙僧长叹一声,“吾一心护师父取经,只觉听从师兄吩咐便是正道,不曾想竟失了自我。”

 陈星劝慰道:“如今您已修成正果,过往之事亦是修行。后世之人读罢西游,亦能从中悟得许多道理。”

 沙僧笑了笑,“但愿如此,吾虽木讷,但经此一事,也知晓了为人之道需刚柔并济。”

 话毕,周围景象逐渐模糊,陈星再次晕眩。待清醒过来,发现自己仍在书桌前,手中《西游记》还翻在那一页。他心中感慨万千,迅速将刚才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决定以后行事定要坚守原则又不失灵活,莫要像沙僧一般,空有一颗赤诚之心,却因不懂人际相处之道而失了人缘。

 而且呀,沙僧这个人呢,竟然还带着那么一点讨好型人格。如此一来,众人虽说对他并无厌恶之感,可也实在难以与他建立起深厚的交情来。再瞧瞧那孙悟空和猪八戒吧,这二位可真是个性十足、棱角分明呐!他们从来都不惧与人产生冲突,敢作敢当。特别是孙悟空这家伙,那真叫一个快意恩仇啊!但凡遇到不平之事,他必然会挺身而出,绝不退缩半步。也正因如此,他不仅受到了三界众多神仙的敬重,更是结交遍天下好友,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左右。

 陈星写完感悟后,心中仍对《西游记》的故事念念不忘。夜晚,他入睡后竟进入了一个奇异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