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旅游者孤标傲世

第181章 高俅

元丰三年春,苏轼在汴京宅邸捡回因偷馒头被殴的流浪少年高球,赐名"俅"并亲授笔墨。黄州贬谪途中,少年在风雨驿站守护醉卧的东坡,鼾声与惊雷共振。

 建中靖国年间,高俅凭蹴鞠得幸端王府。当苏轼再度流放岭南,他在汴河码头连夜送来二十车御寒物资,将苏辙手书《栾城集》偷偷藏进樟木箱夹层。

 崇宁二年禁苏文诏令颁布,高俅在书房焚毁查抄名单时,望见墙上褪色的《寒食帖》。五年后苏过返京,他暗中疏通让其出任定州通判,却在接风宴上被泼了满盏羊羔酒。

 靖康元年金兵围城,七十岁的高俅抱着苏轼遗留的紫檀笔匣蜷缩地窖。城破那日,他用最后力气在《东坡易传》扉页写下:"黄州夜雨鼾声重,曾是先生守梦人。"

 元丰三年的汴京三月,柳絮粘在苏轼新裁的竹纸上。十六岁的高球蜷缩在苏宅后巷,怀里半块硬馍早被拳脚碾成碎末。青衫拂过眼前时,他正舔着手心的面渣。

 "且住!"苏轼拦下家仆的棍棒,"此子眼中尚有星辰。"

 从此廊下多了一张榉木矮几。高俅临《黄州寒食帖》时总要把宣纸折出暗纹,这样晕染的墨渍就能藏进褶皱——就像他永远不愿先生看见自己虎口的烫疤,那是为偷半册《东坡志林》被蜡油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