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人生哪得几回醉

 姜举人,是临湖村走出的大人物。

 也是临湖村村志记载中最厉害的人物。

 可惜的是在十年前,姜举人全家便是离开了临湖村,也没在鄱阳城定居,而是直接搬走了。

 去了哪里,林晨是不知道的。

 村里有传言,姜举人全家是搬到了饶州府。

 刚刚村长告诉他一个消息,当初姜举人带着全家搬迁时候,交代过一句话,若是村中有杰出后辈,务必到饶州府告知他一声。

 临湖村离着饶州府极远,人去通报消息显然不可能,最好的方法便是写信告知,写好交给驿站的驿卒送到姜府去。

 村长让他给姜举人写信。

 他在思考现在要不要写这封信?

 他在琢磨姜举人当时说这话时候的心态。

 是面对父老乡亲的相送时候,随口一说的场面话,还是真的对临湖村比较关心。

 联想到姜举人十年来都没回来过,且姜家也没人回来过,林晨心中判断姜举人只是说的场面话的可能性很大。

 但人对一件事物的态度是会随着年纪而改变的,尤其是对家乡的情感。

 当时的姜举人,可能只是这么随口一说,现在过去了十年,也许姜举人的态度改变了也说不定。

 年轻的时候骂家乡穷,老后思念家乡的一抹土。

 人越老越思念故土和家乡。

 姜举人自然不算老,按照于教习所说,姜举人现在应该正值入品武者的壮年,所以这态度如何变化就更难把握了。

 “姜举人……”

 林父听到自家儿子的话,沉吟了片刻,姜举人和他相差不了几岁,他当年在村子里也是接触过姜举人的。

 “姜举人祖上是逃荒到咱们村的,到姜举人也才三代,人丁不算兴旺,他们家和村里人走动的不多。”

 听到自己父亲的话,林晨更加确定姜举人当年那话就是随口一说了。

 农村什么情况他还能不清楚吗?

 虽说不至于出现什么剥削抢夺之事,但家里男丁少的家庭,在村子里多少是会被欺负的。

 田地灌溉,都要排到家里男丁多的人家后面。

 加之又是外来户,姜举人对村里人的印象绝对不会好,也难怪人家发迹了立刻就走。

 至于给临湖村村民争取到的武堂免费学武的福利,只怕还是姜举人出自于塑造形象做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