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捏脸与编写(第3页)

 想来,已经是许久未见那灿烂的阳光,指尖也未触过琴键了。

 十指连心,若是全部寸断,莫过于硬生生挖心掏肝十次。

 骨感修长的手指上已经有了不少伤痕,一根根落在血泊之中时,依旧如白玉一般,因为迟缓的疼痛而微微颤动着。

 苦难——

 此人间,有负于他——

 不过,生不如死罢了……

 亡去之人,期盼着永无音讯的回信。

 【启信安——】

 【启……信安——】

 【启……信……安——】

 【没有回信……】

 【永远不会有回信……】

 【恨啊——】

 也许是一个雨夜,又或许是某个午后,长眠的传闻传遍大街小巷,占据着报纸小小的版面,似乎就攘括了他的一生。

 文曲星之落幕,世人皆唏嘘不已。

 那尸身不知何处,传闻抛于万人窟之中,不少仁人志士意图寻之,让其入土为安,却不料根本未见尸身,遍寻不得……

 其亡故之后七日,为农历七月十五,是为中元·鬼日。』

 『回魂之时——』

 『亡人终将归来——』

 『七月半·中元·鬼日

 当年被一把大火烧得破碎的宅园竟然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热闹,灯火之中人影绰绰,逝去的故人欢声笑语。

 其中还传出了离家多年的小少爷那首最爱的钢琴曲。

 年少之时,周围之人未少听闻此曲。

 这是他最钟情的一首曲子。

 过去听来,只觉得如天上仙曲,曲调优美,如玉随和,自是如其弹奏之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中元鬼节再闻,只觉声声泣血,句句悲嚎,哀凄悲痛,叫人毛骨悚然了。

 明明还是那段旋律,只是物是人非,人心易变罢了。

 那间曾经繁华热闹的宅子,自然是再无人靠近。

 也无人愿意去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更让人惊恐的是,夜间听闻了那曲子,辗转难眠,早晨起来一看,从镇子之外到那座老宅之中,有着一道横穿青石板街道的血痕,污黑发臭的血迹延绵而来,长长拖行。

 就像是有某个存在拖着残破的身躯一点一点爬回来一般。

 那印在青石板上的手掌印清晰分明,却少了十根手指……

 就连所谓的镇中军官也不想去处理那阴森森的地方,谁知晓会沾上什么东西。

 纵使有着火枪,对着那些怪力乱神之事,还是不要掺和的最好。

 那把大火,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也早已掩埋在无尽的灰烬之中,无处探究。

 是这些曾经受恩的邻人所做,还是真有所谓“正义”之士所为,一切都不重要了。

 自琴声传出七日之后,曾经在那家当过的书童之人,名为林明,如今小有成就,远远地从外地赶回。』

 『他少年时曾受过少爷大恩,至今难忘,一直思寻报恩。

 从旁人处得知近日小镇信局之中一直寄来染血的信封,一封接一封,已经看不清信上写的是什么。

 只能感受到那被鲜血染透的字体扭曲又可怕,透露深深的绝望和恨意,墨色的笔记力透纸背,似乎字字泣血。

 【启信安——】

 【启信安——】

 【启信安——】

 再也不会有回信了。

 也永远不会有来信了。

 谁都不知道这些信封是何处而出来的,又为何今日才送到此地。

 人人自危,谣言又像过去那般飘荡而出。

 让始终关切着此地的林明得知了些许消息。

 他微微颤抖的手拿着染着血的信纸,从那破碎不堪的纸张中窥见了故人的影子。

 几个随从跟林明一起到来,还有一个自称有几分本事的独眼汉子。

 不少旧时的邻人聚在一起探头探脑。

 那扇染血的破旧大门,终是只有林明一人敢打开!

 “一群忘恩负义之人,少爷何等好的一人,如天上的仙人一般,就算真的化作了厉鬼,也决计不会害我的!”

 林明怒喝一声,他不愿意去思索那蜿蜒的血迹究竟是为何,也无法想象少爷是如何爬回老宅,一把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