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2页)
李言念瞥了他一眼,心想这三哥果然是最八卦的人,但也非常配合的说道:“不知。三哥可有什么消息啊?”
汪涤池说:“严少卿是太常寺少卿,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啊,我也只是听说哈。”
他看了看周围没有人过来,就又凑过来一点,小声说:“师傅以前不是御膳房被排挤出来的嘛,后来到光禄寺珍羞署当差,都说是他老人家手艺了得才入了光禄寺卿的眼,才被特招进去的。但其实啊,这其中可还有这严少卿的助力呢,不然天下手艺好的厨子多了去,也不可能轮到咱师傅头上。”
“啊,这其中竟还有这般渊源啊。”李言念确实不知道这些,他对师傅的了解也只限于酒楼伙计的口口相传。
“唉,也怪我们这几个徒弟不争气,现在都是师傅享天伦之乐的年纪,还得回来操持酒楼。”汪涤池叹口气:“回想起以前师傅还在掌勺的时候,那生意可好得很,哪像现在啊。”
“是啊。”李言念记忆中也有以前酒楼的一些场景,虽然那时候年纪不大,只能天天窝在厨房打杂,但对那时酒楼的红火也是很有印象的。
“你们俩在这说什么,还不快去准备?”
李言念正准备说话,身后突然传来严肃的声音,他和汪涤池回头一看,面容方正的二哥赵望月正背着手,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俩。
“啊哈,我这,正教言念面雕呢。”汪涤池尴尬一笑,这些话可不能给这个古板的二哥听到,被他知道又在背后谈论师傅那可没好果子吃。
然后一脸正经的看着李言念说:“刚刚那就是那样调整的,你自己好好练习吧,我也要去准备菜肴了。”
说完就跑没影了。
李言念回头看着面无表情的赵二哥,也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马上低下头做自己的事。
......
寿宴设在今日午时开始。
唐代因为多族文化的交融发展,饮食文化已经完全不同于汉制,非常接近于后世的习惯。
比如三餐制,除非吃不起饭的穷人,基本都是一天吃三顿;合餐制,多人的宴席都在一张桌上分吃同一道菜;合餐制也导致胡凳的兴起,不再跪坐,到现在成了椅子。
很多事情的发展在不经意间,但却能为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