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神:从烧尾宴开始失落天
第189章 ,/.(第2页)
唐代烧尾宴登峰造极是唐中宗景龙年间的韦巨源,为表达对天子的感恩戴德之心,遂进呈珍馐玉馔。
宴上百味杂陈,丰美自不待言。
只是很可惜,《烧尾食单》并未流传下来,早已失陷于历史长河,只有后世偶尔的典籍中寥寥提及,实为遗憾。
朱世森旁边的小伙伴早已习惯他不分场合的科普,只要是和唐朝有关的东西,他总能说的头头是道,这么久来,已经可以学会无视了。
朱世森看完菜单之后也蛮震惊的,上面的菜名一个都没听说过,但也符合唐时的取名习惯。
网上也有根据某些注解进行过的预测,看了这个菜单,发现真的很适合,没准这就是真正的烧尾宴。
他看到周围人基本都已经点上菜,于是招呼服务员马上下单。
过一会,其他桌都陆续地上菜,远远看着确实精美异常,这也令他的期待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后他们桌上菜了。
朱世森嗜甜,所以他把菜单上所有点心类的都点了一遍,这些好听好看好吃的东西,相信没有人能够拒绝。
他的小伙伴看到桌上这形形色色的点心,忍不住惊叹:“我靠,阿sir,果然说的没错,这里的点心真好看。”
朱世森的朋友都叫他阿森,叫顺口了后面就变成阿sir。
他也盯着桌上颜色各异,造型精美的甜点,真的也被深深吸引住,立马凑上前去仔细观察:“是的是的,好看是一方面,这其中更是包含了很多唐朝文化的。”
“你看这道婆罗门轻高面,菜单上给的注解就是馒头,但绝对不止这样。”
“婆罗门是梵语的音译,应该有两种意思。一是称呼高居四大种姓之首的古印度僧侣贵族;二是可以作为国名,特指古印度,我国自东汉以后就对印度即有此称呼。”
“这道点心应该是从古印度传来,唐朝尊崇佛教,跟古印度往来也甚密,甚至制蔗糖法也是从那边传来的。”
“这道面点绵软柔滑,此谓轻,英姿挺拔,此谓高,看似平平无奇,其实暗藏杀机。来一起尝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