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赵氏带着李言念准备到县里街上买些东西,主要是酿酒的一些原料。

 这次赵氏想酿的酒叫梨花春,用黍米酿出,中途加入梨花一起发酵。

 现在正是梨花开的季节,这酒也是顺应时节了。

 这个时代的酒,单纯就是谷物加酒母酿制而成,未经蒸馏,成酒周期短,酒精含量也不高。

 后世那种清澈透亮的烈性白酒,要到元代之后蒸馏提纯技术成熟了,才会出现。

 所以,诗当中的‘会须一饮三百杯’也可能是真实的,只要是胃容量足够,人人都可能成为酒仙。

 两人到街上的粮店,买好一些黍米和酒曲,然后回家准备酿酒。

 虽说家里没有酒坊中那些专业的工具,但酿一些简单的酒还是可以的。

 回家之后,先把黍米清洗一遍,用水浸泡一个时辰,然后上锅去蒸,同时用棍子在上面插几下,好能够快速蒸熟。

 蒸熟之后晾凉,用白开水冲淋,之后放到一个大缸中。

 买回来的酒曲磨的粉碎,加水融合,倒入缸中全部搅拌融合在一起。

 盖上一个透气的竹盖,放在缸上,还盖上一层棉被,保持通风以及合适的温度。

 赵氏忙着酿酒的各种工序,还给李言念解释:“这样基本就差不多了,之后每天来给他搅拌一下,然后中途要加入梨花熬的水,转到陶罐中,个把月之后就成了。”

 “除了这梨花春,还有很多,像竹叶春,松醪(lao)春这些都是差不多的做法。”

 “还有葡萄酒什么的,只是现在也不是葡萄的季节,做不了。”

 李言念也全程参与这次的酿酒,所有的操作细节注意事项,赵氏全都教过他。

 基本将所有工作都做完,赵氏看着已经做好的所有步骤,心中有满满的成就感。

 她对李言念继续说:“还有一天可酿成的酒称为醴(li),‘小人之交甘若醴’的醴。比醴稍加醇厚的酒叫醪,历时较长,经过多次加工的酒叫酎(zhou)。”

 “宪宗元和年间,有一种名为‘换骨醪’的美酒,被视为最高档的贡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