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请披黄袍(三十八)(第3页)

 不声不响,没有什么大张旗鼓的旨意,没有什么令人惊诧的动作,这一切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和李方亦同样惊诧的人还有许多,他们看看后面,看看前面,看见了好多的女子从群臣中走出,穿着裙子袍子或者裤子。

 她们的声音,让人听着有些陌生,好像之前关於梅舸的种种,她们都没有说话,让人误以为这世上只剩了对梅舸的口诛笔伐。

 此时,她们在等的就是此时。

 李方亦看向低着头站在群臣之首的女子。

 那些女人,她们在等的,就是这个女子站在这里的此时!

 她穿着一身紫色的绣袍,头上却只戴了素白的玉簪,与她如今的声势和现在的场合并不匹配。

 她只是站在那儿,就让很多女人张开了她们的嘴,发出了声响。

 李方亦的心中突然有种莫名的恐慌。

 他甚至说不出自己在恐慌什么。

 这些女人低着头,做出恭敬的姿态,言语也并无出格,却像是一把利剑,在这久违的议政殿里亮出了锋芒。

 万俟引看着这些女人,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孟月池的身上。

 “下旨,封已故宰相丶文渊阁大学士梅舸为安国公,谥号‘文正’。”

 说完,他的脸上迅速堆起了遗憾的哀愁:

 “梅相是先帝赐给朕的恩师,朕一直想亲手为她写悼文……”

 “陛下,既然一事已经议定,不如再说另一件事。”今日刚上任的宰相孟月池打断了陛下的话,“天下久逢乱世,民不聊生,臣以为,陛下当下令重新丈量天下土地,以均分之地,安煌煌之民。”

 “……”李方亦缩了缩脖子,重新低下头。

 从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手里好不容易挣脱出来,又落入了另一个杀伐决断的女人手里。

 这天下还能好么?

 孟月池用了三年的时间告诉了所有人,这个天下落在她的手里是什么样子。

 从平卢到繁京,包括乱糟糟的淮水一带,在都在她的政令下变成了人间该有的样子。

 这位寡言手狠的“孟相”明明白白地用粮食丶盐丶漕运和恢覆耕种的土地丶被修葺和新建的水利作她新的刀剑。

 打天下,她孟月池会。

 守天下,她孟月池也会。

 只剩一个坐天下。

 就连朝中最死硬的“倒孟”一派都忍不住在想。

 孟月池,她走到了今天,到底打算什么时候去“坐天下”?

 孟月池不着急,升平六年,她收拾了河东节度使王怀义,又在江南十三州推行了土地新法。

 她麾下的“九判五鬼”几乎都被她放了出去成了一地镇守。

 无论是什么女旧臣遗脉还是寒门女臣丶勇毅学宫出身的女夫子……这些人几乎被她用到了极致。

 一心想要编纂典籍的百里青衣在这一年成了平州司马。

 升平七年,孟月池在繁京建起了一座书院,名为“梅园书院”。

 繁京百姓盛传那里面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五月的一天,陛下万俟引突然有了兴致,让孟月池带那些古怪之物给他看看。

 这些年里陛下的小动作源源不断,却都被她以一力破万法。

 听着陛下的旨意,孟月池想了想,答应了。

 这一天是五月十六日。

 在她进宫之前,一个锦盒送到了她的面前。

 “给我做的新衣?”

 “是。”

 孟月池看着呈给自己盒子的老人。

 刘桂子,刘嬷嬷。

 她已经七十了。

 “嬷嬷,您说过,我身上的第一块襁褓都是您裹上的。”孟月池的语气很轻。

 刘桂子笑了笑。

 当年是她将遴选女官可以钻漏洞的事情告诉了梅舸。

 也是她抱着才出生的她家姑娘离开了鹿州。

 桂花开在梅前。

 梅玉娘的生父姓刘,正是她的伯父。

 “姑娘,让嬷嬷把新衣裳,给你披上吧。”

 衣裳,是耀眼的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