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请穿黄袍(完)(第2页)

 楠华在临走的时候送给了孟月池一个小巧的盒子。

 “我的母族柔水部一直有一个传说,每六十年,会有女神从月亮上降临,女神从溪流上走过,溪流会开出月光一样的花。花会祝福柔水部最幸运的姑娘,让她能沿着溪流走到最远的地方。”

 盒子里是一朵石雕的花,却透明得仿佛一块冰。

 楠华把柔水部万年来的传说送给了孟月池。

 她没有说更多,转过身的时候,这位支撑了鸭西夷人几十年的首领鬓边生出了白发,一缕一缕,都藏在帽冠下。

 她没回头,肩平步稳,没有让人看出异常。

 和中原丶江南都不同,闭塞的夷人部落里流传着太多关於女神的传说,那些女神勇敢无畏,能直面上天给与的福运和长生,也能对抗世上一切的不公和苦痛。

 这一年的冬天,岭南下了雪,幽幽月光洒下,仿佛万年前的女神来送别了她钟爱的勇士丶她赐福过的女儿。

 楠华送来的这块石头并不是灵石,或者说,她不是孟月池和雕灵师们习以为常的灵石,最好的刻刀都没办法在上面留下痕迹。

 但是只要把雕刻好的灵石和它放在一起,它就会泛起和灵石同色的微光。

 “这是告诉我们这里有灵力?”孟月池觉得这朵石花绝不止有这个用处,她将它随身戴着,继续对付堆积如山的奏折。

 明光二十年,孟月池又见到了一位故人。

 是那位神出鬼没的游侠儿柳生尘。

 自从登基之后孟月池就没见过他,这次一见,孟月池忍不住说:

 “是不是不操心就会显年轻?”

 尽管乱糟糟还是看不清柳生尘的脸,孟月池还是能察觉他的样貌没什么变化。

 “我自觉寿数将近,是来跟陛下道别的。”

 孟月池隔着两尺高的折子看他。

 柳生尘馀下的话就说不出口了。

 孟月池反而笑了:

 “下次你不如说自己要出海远游,别咒自己死。”

 柳生尘抱着剑,片刻后才说:

 “你早就发现我与其他人不同?”

 “之前见了一位修真者,总觉得他的气质与你有些相像,仔细相像,不是相像,而是你们都活得太长。你,算修士吗?”

 柳生尘摇头:

 “我只是个炼剑之人,说不上来是不是修士,不过你下次见到的我也不是我了。每过六十年,我的记忆就会消失,只留下对剑意的感悟。”

 “厉害。”孟月池夸得真心实意,“道无止境,心无芜杂,令人向往。”

 柳生尘只是笑,离开的时候,他回头,看见孟月池已经低头继续处理奏折。

 於是他也转过了头,离开了皇城。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位已经名传天下的少女一面应对着城外的敌军,一面对付着城内的人心,偏偏还有闲情烤栗子。

 热烫烫的栗子入怀的时候,柳生尘隐约觉得自己与这个人之间有些牵扯,大概在那些被他放下的过往之中。

 那些牵绊不如剑重要。

 那些牵绊,也不如这天下苍生重要。


 将剑扛在肩头,江湖闲人柳生尘,自此绝迹。

 明光二十二年,二十门灵炮造好了,镶嵌有上千块灵石的灵炮比之前的更大丶更有威力。

 孟月池将这些炮安在了平卢新造出的船上。

 “陛下……咱丶咱们要去炸鱼?”水师都督花龙女也将近古稀,身子还健朗,看着这巨船大炮,她又激动,又茫然。

 难道说海里的虾兵蟹将要造了她们大昭的反?

 “不是炸鱼。”

 楚州的海边,孟月池看向远方,有海鸟飞过。

 “你把船开到三千里处,去打天。”

 “啊?”

 “炮全打废了就回来。”陛下笑着说,“别替我省。”

 花龙女看着陛下,几千块灵石啊,陛下怎么说的好像请她吃蚕豆?

 一个月后,船行到了海外三千里处,花龙女找准了位置,打出了第一炮。

 明明是打向天的第一炮,竟然似乎真的打中了什么。

 花龙女精神大震:“都瞄着一处!打!”

 此时的孟月池已经回到了繁京,集英殿里陪在她身侧的是宰相墨怀袖。

 “墨相。”

 “陛下。”

 “你可知道精卫鸟?”

 “精卫填海的故事,世上读过书的人应该都知道。”

 “微木小石,精卫之怒……”

 不再年轻的皇帝透过窗子看向天。

 明明是秋冬相交时节,天上却是阴云翻滚。

 孟月池却笑:

 “炮声阵阵,凡人之怒,苍天在上,应是听闻。”

 人,不是笼中的蚂蚁。

 墨怀袖看着她的背影,轻轻一笑。

 在她的袖中有一本密折,今日陛下心情好,那就改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