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碎 三(第2页)
张佩道:“学生去朱雀大街上走了一圈,查看那些流落街头的病人,一共看了百人,都是发热不消,咳血不止,或许寻常疗法无效。不若换个猛方子,或许能搏一线生机。”
“胡闹!”
佟隐山抚着汉白玉栏杆,“圣上龙体,岂容你试错胡闹。”
“圣上病情危急,已经开始骨痛难忍,若是再拖下去,拖至呕血,只怕难以转圜。”
此病古怪,呕血像是个催命符,出现这征兆的人不出三日便丧命了。
“那也不能拿龙体试错。”
佟隐山一口否决,不容置喙。
突然一个侍从兜着手匆匆赶来,大喊着不好,佟隐山只觉得头疼,揉着太阳穴道:“喊什么,怎么不好了?”
“大人,宗正大人病逝了。”
金贵汤药,锦衣玉食,都没法从病魔手里抢回条命。
佟隐山打了个寒战,馀光望着龙帐内苟延残喘的庆和帝,怡王的威胁恐吓浮现在眼前。
死是千刀万剐,可他如今,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千刀万剐。
张佩不依不挠,“老师,拖不得了!”
“你闭嘴!”
佟隐山刚骂完,又跑来个侍从。
他还没发问,那侍从双膝发软,跪在地上,“大人,穆王爷要请太医……”
佟知悦气滞,指着侍从道:“大王爷也倒了?”
那侍从哆嗦着道:“不是大王爷,是延成侯家的长小姐,要不行了。”
忠烈之后,不能轻怠。
佟隐山擡手搓把脸,看了一圈太医署的医官,最后视线落在张佩身上,“张佩,你去,孟小姐是赫南将军后人,务必给救活。”
领了命,张佩提起药箱,被那侍从一路抓着快跑。
他身子文弱,不擅马术,差点颠死在马上。
刚进王府大门,里面烟熏火燎,直接把他呛出眼泪。
张佩看了一眼门口摆着的火盆,对侍从道:“你去找人把艾草撤了,越烧越咳,不如不烧。”
侍从只管点头答应着。
穿过中庭,恰巧迎面撞上穆王,行色匆匆,愁眉不展,衣袖被带得几欲飞天。
穆王见到张佩,问侍从,“这位便是宫里来的太医?”
张佩后退一步作揖道:“下官张佩,问大王爷安。”
“别弄这些虚礼,快去救人。”
“下官需得先问一句,府上发热几人。”
穆王凝眉,“六十馀人。”
“贵人有几位?”
“五位。”
“发热的人一定要远离尚未染病的人。”
张佩说完,行了个仓促的礼,往侍从指引的方向赶去了。
行至院前,里面一通吵闹,穆王看到着急走出屋的郑子潇。
他立马擡胳膊将人拦住,“人命关天,我还得叮嘱你一句,万事不能冲动。”
郑子潇点点头,神情恍惚。
穆王还想再说什么,又被冲出来的小婢打断了,那婢女急得六神无主,见到穆王张嘴就嚎,“王爷,孟小姐她呕血了!”
张佩大惊失色,连忙拔腿往里跑。
床榻前,阿沈早已经哭成泪人,托着孟湘湘的后颈,“小姐,小姐……”
她哭得孟湘湘心烦意乱,咳了几下,喉头一阵腥甜,竟又吐出一大口血,红得发乌。
头再倒回枕上,她觉得浑身上下如同被虫蚁蚀骨,气卡在肋骨中间就是上不来,连眼皮都变沈。
许是阳寿将尽,她已经没有最初忽冷忽热的感觉,只是眼前天旋地转,神志不清。
阿沈转头对郎中哭道:“您救救小姐,大夫,您救救她。”
郎中摇摇头,摊开手道,“油尽灯枯,神佛难救了。”
这句话像是掐灭了阿沈心里最后的火,她腿一软趴到在地上。
长小姐丶二小姐丶侯爷丶夫人,接二连三全都病倒,延成侯府满门忠烈竟要亡故在这场疫病里。
眼泪黏在下巴上,她再转头看面无血色的孟湘湘,有些不知所措。
脚步声响起,张佩匆忙撞进来,一把推开了那个郎中,先扒开孟湘湘的眼皮,又抓起她的手诊脉。
“这是第几日?”张佩转头问阿沈。
阿沈扒着手,慌乱道:“第……第七日。”
“她马上不行了,先拿参汤灌下去吊住命。”
他见阿沈还浑浑噩噩,只能推她一把,“快去!再不去人真断气了!”
阿沈连滚带爬站起来,跑出去找参汤。
张佩又薅起一旁的郎中,“现在马上施针,不能叫她睡过去。”
“你的意思是……”郎中茫然地喃喃着。
张佩坚定道:“她现在若是睡过去,就醒不过来了,给她吊住,直到挺过这一劫。”
许是他太过镇静,郎中都被他感染,哆嗦着掏自己的针灸包。
穆王忙道:“有几分把握?”
“没有把握,但下官会尽力。”
张佩跪在榻前,手止不住哆嗦,他还是反覆深呼吸,镇定下来后找准穴位狠狠扎下去。
床上的姑娘立刻一阵抽搐,力竭的双眼艰难睁开,发出难忍的惨叫。
屋内众人闻之都不忍看下去。
张佩转过头,“来几个力气大的,把她按住,别让她因为疼挣开。”
穆王一把抓住郑子潇,“你不能去。”
“为什么?”
少年的声音都在抖。
穆王看他眼眶猩红破碎,三魂七魄尽失,突然哑口无言。
年少初尝情滋味,画地为牢,耗尽终生。
“我怕你发疯。”
“我不会疯。”
没想到郑子潇轻轻拿开他的手,“小姐的父母姊妹都病倒了,得有人陪她。”
从没奢望更多,只要陪伴着就算满足。
隔着厚麻,穆王突然觉得有些难以呼吸,他看着郑子潇走过去,跪坐在病榻前按住孟湘湘的肩头。
针下去的时候,女孩痛得泪水横流,染湿了绣花枕头。
跪在榻前的刺客身形隐隐颤抖,一言不发,只是握着她的手,握到指节泛白。
穆王不忍再看,转身走出屋子。
阴暗天色下,昏昏沈沈,不似人间。
几针下去,孟湘湘终於有些清明,身上力气不多,本能却让她卯足了劲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