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第2页)
“我们赵家算是从我这一辈走上仕途,根基浅薄,幸而你们两兄弟天资不错,将来只要定下心来好好念书,追上你们父亲我,甚至赶超我,定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就怕你们持才傲物,特别是年哥儿,父亲知道你聪慧异常,但是越是如此,你越是要珍惜,这份天资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你将来的路要如何走一念之差可能后悔都来不及,我公务繁忙,有时候照顾不及你们许多,但是爹爹希望你们好好想想,自己将来要做的事,当然如果以后不想走科举这条路,爹爹也不强求,但是多读书总是没错的。”
经过一番谈话,远哥儿自然不必多说,看起书来更起劲了,明年他就准备参加乡试,赵卫平对自己大儿子的学问有数,自然也是没有意见,这一次回来他们会在府城呆到明年远哥儿参加完乡试再返程。
年哥儿也反思了自己最近的行为,是有些漫不经心,也有些眼高手低,年哥儿是个早慧的孩子,知道自己出了问题,父亲一番话的良苦用心,年哥儿也明白,所以这一次跟着祖父祖母一起回来心里没有一点抵触,反而有很多新奇。
“回去,你们爹说了,让我带你们回去看看,看看咱们家当年是从什么样子的地方一步步走出来的,莫忘来时路,你们作为我们赵家的孙辈,不说要你们经历一番但是总是要知道当年的不易。”
赵怀玉知道儿子的良苦用心,人家是家里的孩子不够聪颖忧愁,他们家是两个孩子太过聪颖,远哥儿性子稳重还好,年哥的聪明如果没有用到正路上,将来肯定会出祸端,所以如今趁着孩子还小,必须要好好教导打磨一番。
“孙儿明白。”远哥儿和年哥儿齐声应道。
赵怀玉看着两个钟灵毓秀的孙子,心里满满的自豪,他们赵家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兄弟将来互相扶持,只要不走错路,将来他们赵家就能如其他氏族一样书香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