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打算买冰箱(第3页)

 这么想着,李志刚不动声色地跟他哥对视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打算按兵不动,想看看李墨白转变这么大到底有什么目的。

 人总不会平白无故改变自己的,除非……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李墨白跟李父聊得都是些关心他身体的话,除此之外,还时不时地关心一下李致远的婚姻大事。

 等吃完糖的小孩再闹起来之前,李墨白带着他们离开了

 ……

 第二天早上,苏小晓三人来到一号饭馆吃饭,看到杨立伟也在吃早饭,便跟他交代了一些事情。

 “立伟,除了我昨天说的找大队买粮食那事儿,我还想弄一批草莓回来,越多越好。你先去跟种草莓的大队谈谈,这事儿挺急的,这两天就得搞定。

 要是中途碰到什么问题,赶紧跟我们说一声,我们这边能帮着解决。”这都三月初了,她正好还能赶上草莓季的小尾巴,再晚几天可就真来不及了。

 杨立伟连忙点头应道:“老板娘,你放心吧,我知道了。我今天就去办这事儿。”

 “这几天可真是辛苦你啦。”

 这些日子下来,苏小晓对杨立伟的工作能力那是相当满意。自从招了他,她和一川两人也轻松了不少。

 昨天还让他帮忙买了草莓。

 那四斤重的草莓,最后熬出了两玻璃瓶的果酱。这自制的草莓酱,要是没有冰箱,也能放上一到两周。

 有了这个,凭借着以前的经验,苏小晓能捣鼓出不少好喝的饮品。

 不过,书吧今天才开始装修,到正式营业也要等上一两周。昨天做的那些草莓酱倒是可以先放到一号火锅店去卖。

 至于后面收回来的草莓,量要是很多的话,这一两周的保质期就有点太短了。

 果然,她店里还缺个冰箱。

 要她没记错的话,中国冰箱市场的起步至少比经济发达国家晚几十年。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才得到快速发展。

 现在这个时间点——

 改革开放都还没开始呢!

 唉,其他小说里的女主,人家一穿越过来就是八九十年代,随便批点衣服过来都能赚个差价。

 ——她可倒好,要啥没啥。

 ——麻烦事倒不少。

 冰箱这东西还是稀有的进口货,可难买了。就连号称什么都有、什么都卖的百货大楼,都不一定有货。

 这几天她也去过两次了,别说买了,她连冰箱都没瞧见。

 苏小晓心里盘算着,等今天忙完火锅店的事儿后,去百货大楼找人打听打听情况。

 要实在不行,买个旧的回来也行啊。

 或者去肉联厂问问,其他地方有没有冰箱,她确实不清楚。不过她知道肉联厂有他们自己的冷冻链。

 她其实早就眼馋肉联厂的冷库了。

 要不是现在的鸡价贵,量又不多,她最想开的还是像“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西式快餐店。

 好在这种情况也不会持续太久了。

 现在政策已经放开了,也不再限制养鸡数量了,先不说养殖户,单这普通村民鸡都会多养几只鸡。

 通常来说,一只鸡从鸡崽到可以售卖,需要四五个月左右。

 等到了七八月份,今年市场上流通的鸡会比去年多上好多倍。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人看到养鸡能赚钱,然后就跟风养殖。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一直到 2007 年左右,都会是养鸡的高峰年。

 苏小晓虽然被这个年代的各种条件所限制住了,可幸运的是,她至少知道未来的大概走向。

 她也不是一个干等着,什么都不做的人,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条件下,她甚至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村民养鸡的积极性。

 距离太远的大队肯定不行,而这附近的一些大队,苏小晓都有放出消息。不少村民都知道一号饭馆的老板想收大量的鸡。

 至于等养成后能收到多少鸡,苏小晓现在还不好说。

 不过,好歹有人愿意多养几只呢!

 ——毕竟积少成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