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重获新生(第3页)

 午后,济合医院临时救护中心的大会议室热闹非凡。

 村里各家诊所的名医齐聚一堂,讨论着上午的断掌再植手术。

 “断指、断掌还有断腕,一般都是这几种情况。其中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血管和神经的吻合。”

 大会议室没有黑板,理查等人从二楼搬了一块大黑板下来,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嘎吱”声响。“血管吻合需要在放大镜下进行,这就要求医生必须精通显微操作。”

 叶大夫说服了罗伯特再次出手演示,一条条血管与缝线在黑板上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血管缝合通常采用两定点或三定点法。一般以4毫米为分界线,小于4毫米的用间断缝合,大于4毫米的则用连续缝合。远端近端血管口径差距较大的,可以在口径较小的血管剪个斜角,然后再进行吻合。或者直接将小口径血管插入大口径血管中,套

在一起。”叶一柏用手比划了一个动作。

 会议室里的老医生们立刻议论起来。这些老医生们的手术经验比叶一柏丰富得多,但对于如此精细的血管修复技术,他们大多只是凭着经验和感觉操作,缺乏系统的总结。尤其是叶一柏提出的精准到毫米的总结方式,更是让他们感到震撼。

 在场的老医生虽然也听说过大血管包小血管的方法,如扩口套叠等技术,但在那个医学尚处于缝合与摘除的年代,缺乏足够的案例和数据支撑,使得精细缝合很难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位老医生都没有叶一柏那样的自信与底气,在会议上大胆陈述这样的观点。

 这是年轻气盛还是艺高人胆大?有些老医生不由自主地想着。

 但没等他们的疑问出口,叶一柏又接着说:“如果患者的血管缺损太多,无法直接吻合,可以选择自体静脉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