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咚咚咚!(第2页)


 可因为数据太杂乱,他起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办法得出和榜单一模一样的结果。


 但现在不同了。


 两个榜上的队伍只剩寥寥几组人马,而且两边名次明显一一对应。这样一来,计算方式就比以前清晰多了。


 实际确实如此。


 他找了张纸,用已有的数据逆向推导,不到五分钟,他就得出了和光幕上一致的答案。


 (原来这背后的逻辑这么复杂,难怪我之前始终算不对)


 这所谓的“团队平均耗时”,计算方法是这样的:


 拿排名靠前的加乐比大区来说吧。


 现在他们队里只剩下一名选手活着,那就是队长本人,他在淘汰赛中花了23分58秒完成比赛。


 那团队平均用时的计算方式是:现存队员的比赛真实用时 + 队伍中被淘汰掉的19人的预设时间总和,再一起除以20。


 关键就在于那被淘汰的19人身上。


 他们的用时,是由官方设定的固定值,从最初的30分钟开始,每多一人就递增2分钟。


 比如第一人是30分钟,第二个是32分钟,第三个是34分钟……依次类推下去。


 所以,加乐比的成绩是:23分58秒 + 30分钟+32分钟+34分钟…一直到第20个人的时间总和,然后平均下来得出的数字。


 别的大区的计算逻辑都一样。


 也正因为这个制度,华夏即便在个人表现方面不突出,仍能在团队成绩上占据优势。原因很简单——目前我们还有3个人活着,这就大幅降低了总体时间。


 柳休心里思索着:


 (按这个算法看,活下来的队员越多,在平均时间上就越有优势。那是否意味着,这次大区pk最终拼的不是比赛快慢,而是到底剩下多少玩家?)


 (不对劲!)


 (一开始排位赛阶段,团体排名用的是排位赛的时间;到了淘汰赛阶段又换用了淘汰赛成绩来定;那明天空出来的排名赛后,系统大概率又要依据这场的新成绩来定团体分数)


 (规则上写明了,明天的比赛必须控制在20分钟内打完)


 (如果华夏这三人全部能按时跑完比赛的话,那么整体耗时将比其他区少大约2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