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明档案与修车工(第3页)

 限速60的路,他骑到了150。

 然后迎面撞上了一辆趁着半夜偷偷上路的无牌渣土车。

 最终判决的结果是双方责任对等,那辆渣土车隶属的工地负责人迫于种种压力,最终给出了一笔不算少,但也绝不能算多的赔偿。

 时间过去了太多年,说实话,那个烂赌鬼的模样在于山的脑海里都已经开始模糊了。

 他只记得是父亲的几个亲戚来帮忙料理了后事。

 当然了,礼金和治丧款的结余部分都被他们自行瓜分了。

 唯一留在于山手里的只有工地给的那笔赔偿款。

 他永远忘不了那帮眼睛红得像豺狗,摆明了一副要吃绝户姿态的所谓亲戚是如何聚集在他家里,面红耳赤地争执,吼着抢着要“收养”他的。

 所以当天晚上他就逃了,带着户口本、银行卡、存折……总之一切能让他活下去,同时免于被人摆布的东西逃了。

 没人知道一个年仅十三岁,又无依无靠的孩子要怎么在这个社会立足。

 但于山做得还算不赖。

 他洗过盘子,当过小偷,拉过皮条,也卖过油条。

 总之一切来钱的活儿,一切以他的那个年纪能干的活儿,于山几乎都干了个遍。

 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当一名修车工。

 因为这是他发自内心喜欢的。

 为此他专门拜了几个师傅,还上网自学各种机械知识,或许是天赋使然,他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达到了相当于高级技工职称的维修水平。

 后来的某一天,他搭上了一辆车,几经辗转来到了这个城市。

 然后凭着自己那精湛的修车技术,找到了一家修理厂,签了劳动合同。

 顺带一说,作为一名出色的修理工,于山除了帮人修车外,还很擅长的一个本事,就是偷油。

 这也是他那个人小金库里一部分资金的来源。

 于山在停车场里找到了一辆老旧的微型车。

 尽管车体表面布满灰尘,挡风玻璃和车门把手却很干净。

 这表明它被经常使用。

 这种档次的车很廉价,用到了这个程度,也许车主根本没买保险,更不会去做什么定期保养。

 但是不管怎么样,它既然能开,能用,就表明油箱里肯定还有一部分存油。

 而且这种老车不像近些年生产的新车,它不带油箱警报和反抽油装置,这也是为什么于山选择它的原因。

 当然了,不是带警报的车他就偷不了,只是现在这种操蛋的环境,他是一秒钟都不想在外面多待,只想快点抽满一桶油,然后返回汽修厂。

 来到车后,于山娴熟地撬开油箱盖,解下缠在腰间的抽油管。

 他先把一头插进去,然后朝着管口猛吸了一大口空气后再连忙从嘴里拔出,最后用右手拇指按住管口,将管子塞进放在地上的油桶里。

 汽油开始顺着黄颜色的塑料管“哗哗”流淌出来。

 呼——

 倏地,他耳朵一动。

 引擎声?

 于山有些吃惊的回过头。

 在他的视野中,一辆通体蓝色涂漆的越野车,正远远地沿着自西南方向延伸的公路快速行驶,直奔南河镇而来。

 于山视力好,他盯着那辆车看了好一会儿,越看眉头越皱。

 等等……

 他兀地一下睁大了眼。

 车上的人是——

 当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