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让我们飞进城去(第2页)

 尽管直升机的通风小窗已经打开了很久,那凛冽的高空气流正随着机体的飞行不断钻进后方的舱室里,为后排的众人带来几分难得的清凉。

 但身处其中的杜折冲还是感到十分的酷热难当。

 没办法,谁叫直十一只是一架轻型战术突击直升机,其列装定位与美帝家的Ah-6小鸟差不多,内部空间本就小得可怜,在除开两位正副驾驶之后,其后部空间狭小到只容纳得下四五名步兵乘坐,根本就没有在机上穿戴甲胄的活动空间。

 所以像杜折冲他们这种城管步兵大队的一线作战人员,一般来说在出发之前就要武装完毕,好方便在落地的第一时间就进入战斗状态。

 而在这夏日炎炎的八月末,让人穿戴着一身重甲坐直升机出门干活……

 讲道理,这和受刑有什么区别?

 而且炎热还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负面影响——虽然戴着全包裹式的降噪耳机,但那从头顶不断传来的发动机与桨叶的噪音,依然震得杜折冲的脑瓜子一阵嗡嗡作响。

 不过他只是抓起一旁的毛巾擦了把脸上的汗水,并没有要抱怨什么的意思。

 军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碰到各种艰难困苦,平民百姓可以肆意的抱怨、骂娘、乃至于逃避退缩,这也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

 但当兵的不行。

 别说是这点酷热和噪音了,就算是外面的天上在下刀子,轮到你了,该上也得上。

 军人那经由长期的军事训练所培养出的顽强意志力、纪律性、还有非凡的耐受能力,其实就是用在这些地方的。

 更何况,他杜折冲还不是什么普通的大头兵。

 ——他不是荆楚省本地的,而是齐鲁省临济市人。

 今年三十三岁,身高一米八五,体重两百多斤,无论身高还是块头都是标准的北方大汉。

 曾经在某集团军合成营服役,机动步兵出身,退伍前是个兵龄已满八年的陆军二期士官。

 同时他还是幸存者退伍兵群体当中唯一的,同时具备地面机械化部队突击和陆航部队机降作战经验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