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6章(第3页)
等到八十年代初,别人来到连山村以为来到的不是什么乡村,而是来到了什么度假圣地。
毕竟连山村家家是楼房,就这个景象就很壮观。
附近几个村的姑娘都是以能嫁给连山村的小伙子为荣。
在连山村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连山村的姑娘是很少嫁外村的,要么嫁给本村的,要么就是招婿。
为了维护连山村的村民利益,村里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村里人没有在村里工作的,那就分红拿百分之五十。
不管男女都是一样。
想要拿百分百的分红,那就要在连山村工作。
在连山村,不但是村里年年有分红,就是老人到了七十岁,都不需要子女养老,村里就给养老了。
小孩读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免费。
上了高中学校前十村里还设立了奖学金,发给村里读书的孩子。
村里不但有各种休闲娱乐设施,还建立了医院。
那些外面读书回来的学医,就留在本村建的医院里面。
有些去过外面闯荡的年轻人,没两年还是选择回到连山村。
因为发现外面干死干活的,可能还不如村里的分红来的多。
转眼来到了新华国成立五十周年华诞,沈默穿着一身中山装,胸前戴着一朵红色的大红花。
和众多的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电视画面在他的脸上停留片刻。
他的新农村模式做到了全国的标杆。
现在沈默已经从村委书记的位置上卸任,接任村委书记位置的人是从外面学成归来的沈汉文。
从京城回来,沈默叫来了几个子女。
把他名下的股份交还给村里,毕竟,孩子们出生就享有村里的股份。
交代完后事,沈默闭上了双眼,全村的人这天哭的稀里哗啦。
而外面的很多人也自发来到村里给沈默送上最后一段路程。
连山村发展起来之后,周边的一些村庄也全都吃到了红利,不少村里都学习连山村的模式。
走出了一条新农村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