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旅记秦天命玄鸟

第45章 河鲜盛宴(大雾)(第3页)

 “师父啊,今日咋吃起鱼虾蟹来了?我们出家人不是不吃荤腥的么?” 

 “你个夯货,吃的时候不问,吃饱喝足了,这个时候倒想起来问了。”猴子双臂环抱笑骂道。 

 陈启也是笑着道:“出家人不吃荤腥,是因为要戒杀生,不能因为吃食,去主动残害生灵。” 

 “这些鱼虾蟹又不是我们主动捕捞的,乃是你和那妖精打斗,余波无法阻拦,波及到的而已,与其搁在岸边腐烂浪费,不如我们捡回来吃了,无伤大雅。” 

 “其实…………” 

 陈启摇了摇头,有些事没有说透。 

 其实他对于这个观点是不太感冒的,生灵生在天地间,想要活下去就要吃,本身就是建立在食物链体系上的。 

 怕只有得道的仙佛,才能跳出这个体系。 

 而且素食就是不杀生? 

 那植物就不是生命了? 

 佛观一钵水,还四万八千虫呢。 

 按照这个逻辑,喝口水都是在造杀孽。 

 陈启本人只支持不滥杀,虐杀,不以高智慧生物为食。 

 其他的?他其实就是个俗人,管不了。 

 另外,有趣的知识点在于,佛家一开始戒的是荤,即蒜葱姜等气味辛烈的食物。 

 原因也很朴素,就是你一个和尚,总得给人讲经说法吧? 

 可一天天吃些重“口味”的东西,到时候一张嘴,嚯,还不得熏死来的潜在信徒? 

 那还怎么发展壮大? 

 这也是“荤”这个字为什么是艹字头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会发展成后来的戒荤腥…… 

 那就和南北朝时期,南梁武帝萧衍有关了。 

 此人是个狂热的佛信徒,外号就有萧菩萨之称,曾四次舍身佛寺……然后让朝廷和群臣前后凑了四亿钱用来赎回皇帝…… 

 挺离谱的一个人,和尚不吃肉,改吃素也是这位定下的,主张“食肉者断大慈种”这些观念,使古代汉传佛教形成素食传统。 

 毕竟一家号称不吃肉的慈悲佛寺,不比另一家更好宣传理念收徒?还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呢! 

 西游世界观里,历史和陈启的主世界大脉络是相似的,所以也曾有这样的一个皇帝,引领如今的风气。 

 嗯,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普通人确实需要肉类食物来补充营养,所以明面上不让吃荤腥,实际上佛家还有一个“三净肉”的概念。 

 既指信徒没有看见、听说或怀疑为了自己而杀死的动物之肉类。 

 倒是和“君子远庖厨”有着异曲而同工之妙。 

 在此基础上还有更多要求的五净肉,九净肉,就不多赘叙了。 

 陈启今天干得就是勉强符合规定的事儿,不算破戒。 

 “哎呀,”八戒这个呆子,听完陈启的话,倒是后知后觉,瞪大眼睛,猛的一拍大腿道:“坏了,师父,按你说的,这鱼虾蟹是因为我和那妖精的打斗余波造成的,那这些杀生罪过,岂不是有一半在我身上?” 

 陈启笑而不语。 

 你当他在两界山念经超度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刘伯钦的亡父托梦脱难? 

 家风是可以传承的,由刘伯钦与其母亲观之,他老父亲活着的时候也不像个坏人。 

 到了地府咋还要受罪? 

 无他,按照西游这个古典世界观,他犯杀生罪了…… 

 见陈启只笑不说话,八戒忙悔不迭的拍腿骂道: 

 “这个该杀千刀的畜生卷帘,老老实实送我们过河就罢了,还害我老猪沾了罪孽,到时候取了经,论功行赏,佛祖见了我的过,削了我的俸禄咋办?” 

 好家伙,就说这呆子也不像个会担心造孽的人,原是担心以后到手的俸禄。 

 “哈哈哈哈,”猴子闻言笑弯了腰,拍手道,“妙,妙啊,你这个呆子,竟然现在就能惦记到以后的俸禄,妙,实在是太妙了。” 

 “你个遭瘟的猴子,还好意思笑,”八戒见状,怒道,“还不是你出的好主意?要我说,这个杀生的罪过,你也得分一半。” 

 “好好好,不用分一半,你那一份,我全背了,如何?”猴子笑眯眯道。 

 他是谁? 

 他敢做的事,那阴曹地府敢记吗? 

 区区杀些鱼虾的罪过,瞧把这呆子吓得。 

 “猴哥,一言为定嗷!”八戒转嗔为喜,立马道。 

 “呵呵,都是小事,我骗你作甚?”猴子摆了摆手,无所谓道,“倒是你骂那妖精为卷帘将,是个什么道理?” 

 “哦,你说那个啊,”八戒摸着肚子,一回来除了气,就是顾着吃了,倒是忘了和这猴子还有师父秉明情况,“那妖精自曝,原来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