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话本再现(第3页)
“不过,本王观这关牒之上,乃是西位高徒名姓,如今只见三个,却是何故?莫非是路途难行……”
看过了关牒之文,尤其是那似乎后添的西道朱批,明了了陈启一行人姓名的玉华王,虽分不清三个徒弟的姓名谁是谁,但己知了陈启名号,便摸了摸唇边胡须,不解问道。
“圣婴啊……殿下有所不知,圣婴还是个孩子,与我等只是一时缘分,家中尚有父母需要供养,只一时与家人走失,随我等行过一段路,寻到家人后,便归家去了。”
听玉华王提起此事,陈启除了想到那个曾经臭着脸,后来学会了厚脸皮,古灵精怪的孩童外,倒是莫名又想到了一位佳人,微微一怔后,竖掌对玉华王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听到那未见到的孩童非是殒命在这西行路上,而是归家去了,玉华王有些欣慰的点头一笑,随即也是一怔
——倒不是和陈启一样,想到了某个人影,而是突然发现,这通关文牒上的五人姓名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见过?
奇怪,本王确实是第一次和这位唐长老见面,怎么会对他和他徒弟的姓名有眼熟之感?
玉华王捋了捋颔下白须,微微沉吟,但不待他想个明白,忽有小厮入内禀报道:
“千岁,三位王子殿下求见。”
“嗯?孤正在接见贵客,他们没事前来作甚?”
玉华王眉头一皱,心中刚有些不解,随即就面露恍然的大笑道:
“噢,我说怎的见到几位长老的名姓觉得熟悉,这三个小子,又着急忙慌的前来了。”
“哈哈哈,唐长老,请问可是曾著有游记,将自己沿途所见风闻记载其中?”
玉华王先是一阵自言自语,旋即就扭头向下方一头雾水的陈启大笑问道。
“不瞒殿下,贫僧确有写下几本游记售卖,
换取沿路盘缠之举。”
听到玉华王发问,陈启便知道自己写的那几本小说,似乎又触发了什么额外的隐藏剧情,摸了摸下巴,无奈一笑承认道。
事到如今,陈启倒是不会再奇怪这玩意儿是怎么能跑得比他还快,传到他西行路前头上了。
原因无他,在这沿路或是被猴子铁棒扫荡,或是闻风而逃的妖精巢穴里,陈启己经自笑眯眯的猴子手里,接回好几本写着他顶顶大名的话本小说了。
没错,某个未解之谜破解了,这玩意儿之所以会传播的那么快,既不是陈启设想里的飞鸽传书,也不是所谓的换人换马,日夜加急赶路传递。
而是有可以驭风而行的妖怪,在私底下为爱发电,免费传阅!
大抵,是因为这年头的娱乐活动确实少,妖怪也会无聊?
而陈启写的话本小说,虽然主视角不是妖怪,且妖怪大部分时候还是被“残害”的一方,但是没关系,他们或许将其当成“鬼故事”来看了?
恐怖小说也是小说啊!
据猴子逮回来的一只小妖所言,在妖怪里,陈启写的这玩意儿其实还挺流行的,大妖小妖都爱看。
不同的是,大妖弄来,可能是想着琢磨剧情,寻思着如何击败猴子,或者绕开猴子,好得到唐僧肉,使他们长生不老。
小妖则简单多了,一来是借此瞻仰瞻仰那些被猴子打死打跑的大妖王风采!
在陈启之前,可没有这么详实的文字,可以让小妖窥探大妖的神通手段!
他们所能知道的,一般都是些口口相传,或是夸大无比到失真,或是云里雾里到完全听不懂的隐秘传闻。
哪有陈启写的真实带感?
二来嘛,自然就是畅想完大妖的风采后,小妖们就又会借着这些大妖的下场——基本都是被一铁棒敲死,来警醒自己。
好能及时认出这里面描写的师徒样貌手段,早早退避三舍,好保得一命。
又因猴子会放那些不作恶的小妖一条生路,所以不少小妖因惧怕那根传说中的金箍铁棒,开始坚定的不做恶事,少去掺和那些大妖,妖王的闲事。
无意之下,竟然起到了导人向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