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医学院(第3页)

 医部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正积极开展医学教育改革,筹备建立医学院。这一举措旨在培养更多专业的医学人才,提升国家的医疗水平,改善民众的健康状况。然而,这一改革却遭到了部分儒生的强烈反对和谩骂。

 这些儒生们认为,医学不过是“末技”,与他们所追求的“经世致用”的儒家学问相去甚远。他们认为,医学教育的推广会分散士人的精力,影响儒家经典的传承。在他们看来,医学知识过于“琐碎”,不符合儒家“君子不器”的理念。

 一位儒生在朝堂上大声斥责道:“陛下,医部此举实属不妥!医学不过是雕虫小技,怎能与圣贤之道相提并论?士人当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岂能沉迷于这些旁门左道?”

 然而,皇帝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需要文治武功,更需要民众的健康和福祉。因此,他坚定地支持医部的改革,并亲自为医学院的建立撰写了一篇《医学教育谕旨》,以古文的形式阐述了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谕旨中写道:“朕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医者,仁术也,关乎民生福祉,岂可轻视?今设医学院,旨在培养良医,以救死扶伤,保民安康。虽儒生多有非议,然朕以为,医儒并重,方为治国之道。经世致用,非独儒家经典,医术亦然。故朕特谕,医学院之事,务必推行,不得有误。”

 这篇谕旨一经发布,立刻在朝堂和民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些儒生虽然仍然心生反对,但在皇帝的坚持和谕旨的引导下,也开始重新审视医学的价值。而更多的人则对这一改革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国家进步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