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太平道挥剑斩云梦

第四十一章 黄巾起义的纲领口号,究竟该喊什么?(第3页)




    “其实,你最好能把讲述的重点,放在你所提出的‘大野泽-泰山山区’的经营想法上。来告诉青兖渠帅们,如何借助地利,去与必然抵达的官军周旋厮杀!…”



    “而等到了豫州,在豫荆渠帅的聚会里,你就只能说一句:‘太平救人,黄天救世!’那些豫州与荆州的渠帅背后,世家大族的影子,可太多太重了。若是说的多了,你怕是提前为人所注意。豫州是世家大族的根本之地,连宦族都没法占据优势。若是你在那里,与世家大族撕破脸…为师担心,你会走不出豫州!”



    说到这,大贤良师伸出手,在张承负的额头上,为他画了一个祝祷护身的“老君符”。然后,他才眼神深邃,沉声道。



    “承负!黄天在上,清气在心,求道者先要存身,才能求道!就像我反复对你说过的那句话,‘且藏器于身,待天时而动。抱朴守拙,才能行稳致远’…”



    “‘打破世家、均分田地’的口号,等到起事后,你可以去小心的去做,但绝不能,这么早的开口喊出来!求道的时机还不成熟,你不能变成汉室天下的首要目标…”



    “若是有朝一日,为师身死,你两位师叔身死,皇帝也死了,世家与宦族互相厮杀…而你又能在并州之地,立下根基,封太行八陉,闭塞以自守…那是才是你的时机,来真正喊出这样震惊天下的口号!”



    “老师!…”



    提到自己的身死,大贤良师张角依然神色平静,反而是张承负有些激动起来。然而,一只粗糙的大手,揉了揉他的脑袋,止住了他急切的话。师父张角的话,就又一次平静传来。



    “承负,我们很急,因为我们没有时间了。但你不能急!一急就容易出错…你的时间还长,你培养的童子们,时间也还长…”



    “记住为师的话,你的时间还长。一定要先固根本,再开花结果!…”



    “走吧!不要再说了。去天齐庙!你的二师叔,已经派人来接我们了…”



    风中无言,唯雪打芦叶,松柏轻晃,簌簌作响。众人遇到了张宝前来接应的弟子,又一次踏上行途。而在半日的行途后,日暮之下,一座祭祀东岳帝君的天齐庙,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哈哈!兄长!你终于到了!”



    听到消息,一名太平道人从庙中走出,爽朗的朗声大笑,声音清晰如鼓。他身披土黄大袍,袍上绣地文符印,腰间悬铜铃、法印与木剑,快步走向张角。



    而张承负抬起头,细看对方的样貌,却见面黑有光、眉浓眼沉、口方鼻直,正是精擅医术、传道与组织教团的二师叔,天医张宝。



    “嗯!仲弟,我到了!”



    “好!快些进来吧,兖、青两州的渠帅们都到齐了…咦?兄长,你这次带的,是最小的两个弟子?”



    “嗯。来!承负,道奴,向你们二师叔行礼!”



    “诺,拜见二师叔!”



    “不错,不错!一个个气宇轩昂,眼神有力…咦?”



    二师叔张宝看了片刻,笑着道。



    “这神态感觉,与上次见面不一样了。似乎还带着杀气…是不久前刚见了血?…”



    “...”



    闻言,张承负与高道奴相互对视,眼中都有些惊异。而他们这样的动作,落在张宝眼中,自然就等同于回答。张宝眉头一扬,看向兄长张角,疑惑道。



    “兄长,这两个弟子还小…你派他们,去杀了谁?”



    “…”



    大贤良师张角默了数息,才答道。



    “魏郡审氏,有位叫审配的法曹掾,要去洛阳告我。承负与道奴,就把他半路截杀了,应对的很果断,也不算错。”



    “...”



    听到这话,二师叔张宝浓眉一抖,完全听懂了发生的事。他仔细看了这两个兄长的弟子,好一会后才问。



    “谁拿的决断?”



    “是承负。他看起来小,其实有天授的智慧与勇武。”



    大贤良师张角捋了捋短髯,看着仲弟张宝,意味深长的道。



    “这一次渠帅聚会…我不会说太多。但我希望承负能多说一些。他说的,也会是我的想法。”



    “这?当真?”



    “当真不虚。”



    张宝若有所思,看着兄长肯定的眼神。片刻后,他点了点头,爽快应道。



    “好!”



    “来吧!既然人到齐了,就由兄长你来领头,先祭祀东岳帝君!这一场重要的聚会前,总得让大伙都以魂魄郑重起誓,才能商议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