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参悟天地一条鱼

第1章 骁龙星城寻灵感,朝贵入梦解迷津(第2页)

 一旁的游客打趣:“姑娘,那何绍基故居里可有啥稀罕宝贝?”女导游嫣然一笑,机灵回应:“宝贝可多啦,何绍基的墨宝、旧物,特别是他的用的印章,据说里面藏着他文思泉涌的秘密,总之,件件透着当年文人的风雅。”众人皆被逗乐,笑声在巷中回荡。

 这松弛的感觉让窦骁龙彻底放松下来,似有似无的阵阵清香使他的头脑也变得格外清明。

 他寻思,长沙可是太平军攻打的第一座城市,

 当时太平天国的首义六王,萧朝贵就死在了长沙城下。

 想起太平天国,借助拜上帝教,

 通过天父天兄附体的手段来控制教众,

 他觉得这像是神棍在利用宗教聚拢人心。

 他这样想着,

 继续着那份松弛,

 随着人群,感受着玉带街的雅韵,

 悠然地前往百果园探秘。

 女导游说这里是民国时期,

 进步人士救国图存的文化阵地,

 《湘江评论》印刷处遗址尚存,

 名为“解放”的亭子为纪念湖南解放而建。

 女导游嘴里的革命故事栩栩如生。

 窦骁龙只觉眼前竟有人影绰绰,

 那些戴着脚镣手铐的人似在看着他。

 他虽没有惧意,但总觉有些神奇。

 定睛再看,唯有亭子如忠诚卫士,

 静静伫立,守护一方。

 窦骁龙心中失笑,

 古老街巷静看岁月变迁,模样虽改,在老人心中,承载的记忆却如烙印般深刻。他想,这便是信念的力量。

 凝视亭子,为短剧寻觅已久的灵感悄然萌动。

 “解放?好像不太对,主题是信念?”他暗自思忖。

 正思索,被窥视之感再度袭来。

 环顾四周,未见异常,可那感觉却实实在在,

 连空气中的香味,都愈发浓烈。

 他心头疑云骤起,踱步绕至亭后。

 “八大御沟”四个金钩铁画的大字,猝然闯入眼帘。

 忆起女导游所言,这公沟连通湘江,往昔曾有仙人留下仙迹。

 他信步走近,独站公沟之畔。微风轻拂,撩起他的衣角,恰似谪仙人临世。然仙人已难寻踪迹,而他的短剧,却真切地面临棘手难题 。

 望着水中稀碎的月影,他的思绪飘向了剧组。

 往昔,剧组齐心协力,每逢项目,众人围坐,各抒己见,共寻解决之策。可这次,情况却大不相同。

 “拍的几部抗战剧,叫好不卖座,大伙都等着钱养家呢。” 四十岁上下、肩负家庭重担的编剧大李,皱着眉率先打破沉默,焦虑与无奈溢于言表 。

 他这一抱怨,如投石入湖,激起浪花千层。窦骁龙明白,与自己合作最久、向来支持自己的大李,这次是真的陷入困境了。

 剧务老周,这位老学究,也在一旁附和:“没错,年轻人口味变了,想让他们追剧,题材得契合其价值观,这次咱们确实是摸着石头过河。况且太平天国历史本就复杂,资方要求又多,感觉步步是雷。”说着,他推了推黑宽边眼镜,眼神中满是迷茫,声音也透着疲惫 。

 窦骁龙微微点头,目光扫过愁容满面的众人,长叹一声:“是啊,尤其还按播放量等数据评估项目、决定后期投资,实在为难。”

 这话一出,众人陷入了沉默。

 “哎!”窦骁龙懊恼地叹口气,这才发现,因一心想着剧组,自己不知不觉已脱离人群。

 嗅着空气中浓烈的香味,他觉得这样倒也好,反正本来就没跟团,正好在这儿梳理思路。或许,能从长沙深厚的历史底蕴中获取灵感。

 他反复琢磨同事们的建议,想着挖掘被岁月尘封的故事,找到与太平天国历史的契合点,给人物全新解读,在历史与想象间寻得平衡。

 “这短剧的高潮与冲突,到底该怎么巧妙设置?” 窦骁龙望着水中破碎的月影,思绪飘进历史长河。

 太平天国那段历史,波澜壮阔又错综复杂,各方势力交错,人物命运起伏不定。据他研究,太平天国内部权力斗争、腐败现象如同毒瘤,是其走向衰败的关键。若一味回避,这剧就没了灵魂,沦为空洞宣教片,遭观众反感;若如实展现,又怕触怒资方,危及项目。

 窦骁龙暗自下定决心,“还是得深入长沙街巷,探寻更多历史遗迹,聆听古老传说,从这座城市的灵魂深处,找到开启《太平天国》短剧创作大门的钥匙,让那段远去的历史在现代舞台上绽放别样光彩 。”

 窦骁龙的目光再次落回古老的公沟。刹那间,一个念头闪过,清晰而顺畅。

 这条公沟,静静流淌,承载着岁月悠悠记忆,从往昔绵延至当下。这不正和他构思的短剧《太平天国》一样吗?或许,这剧的灵感,就藏在长沙城流传的无数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