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地堡城风云(第2页)
李臣典上前一步,身姿挺拔,朝曾国荃拱手回禀道:“昨日标下领大帅命夜袭地堡城,一如大帅所料,初时标下攻击顺利,但城内新来乱匪杀出后,攻势便被遏制。该股乱匪似是精锐之师,尤其当中一人,虽年轻却甚是悍勇。”
“可知道此人名号?” 曾国荃追问道。
“据昨日入城士卒报,有乱匪称呼这人为小王爷。” 李臣典如实回答。
曾国荃示意李臣典退下,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自思量:这所谓的小王爷会是何人?若真如李臣典所言那般悍勇,倒是个棘手的人物。太平天国虽已日薄西山,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万一这小王爷真有过人之处,那地堡城的战事恐怕会陷入胶着。
他深知,一旦战事拖延,不仅朝廷那边不好交代,还可能会让太平天国余部有喘息之机,重新整合力量。但他又安慰自己,太平天国已到穷途末路,即便这小王爷再厉害,仅凭他一人之力,怕也难以扭转乾坤。
当下,他不敢掉以轻心,沉声道:“乱匪中被称为小王爷又能独自领兵者不多见,此人必是那幼西王萧有和无疑。只是此人素来嚣张跋扈,只知吃喝玩乐,可见乱匪已经穷途末路了!” 说罢又看了李臣典一眼,补充道:“那报信人之言,未可全信。” 他意指匪首悍勇一说不可轻信。李臣典拱手称是。
曾国荃站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踱步到堂中悬挂的军事地图前。那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记着兵力部署与山川地形,是这场战争的关键脉络。他拿起指挥棒,指向地图上的地堡城处:“此处乃贼军关窍所在,虽城防坚固,然我军不可退缩。” 众将皆伸长脖颈,凝视着地图,眼神中透着决然,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惨烈战斗,硝烟似乎已经在他们眼前弥漫。
一位老将出列,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大帅,末将以为,可效法天堡城之策,挖地道行穴攻之策。” 曾国荃微微点头,心中权衡着利弊:挖地道虽有成功先例,但太平军必定有所防备,一旦被察觉,不仅前功尽弃,还可能折损大量兵力。他嘴上却说道:“此计虽善,但贼军狡诈,必严加防守。”
又有一位年轻将领上前,身姿矫健,眼神中透着无畏的勇气:“大帅,末将愿率敢死之士,再行夜袭之策。” 曾国荃目光中露出一丝赞许,心里想着:这年轻将领倒是有几分勇气,可夜袭谈何容易,稍有不慎便会损兵折将。而且那小王爷既然能抵挡住上一次夜袭,想必也会加强防备。但他还是说道:“此勇可嘉,然再次夜袭需精密筹划,不可莽撞。”
堂下又有一将上前拱手道:“大帅何不等炮营到达后,行那集炮轰塌地堡城之策。” 曾国荃点头道:“此策亦可,只是太慢。” 他心里焦急万分,只因朝廷已多次发来圣旨,催促他早些攻下天京城。炮营移动缓慢,此时尚在山脚,山路崎岖难行,多耽搁一刻,变数便多一分,可又不能盲目进攻。万一那小王爷趁着这段时间加固城防,或者联络周边太平军赶来支援,局势将更加棘手。
诸将纷纷进言,或论战术,或言兵力调配,一时间大堂内议论纷纷,气氛热烈而紧张。曾国荃时而倾听,时而插言,手中令箭不时轻敲帅案,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似在为这军事谋划打着节拍,那节拍仿佛是战争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