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参悟天地一条鱼

第269章 误判是要命来填的(第3页)

 于是,郭松林将自己的官袍脱下叠好,将顶戴安置于上,盘腿坐地闭目等死。

 就在郭松林部即将覆灭时,鲍超的霆军赶到了。

 鲍超站在高处,手持望远镜,观察着战场的形势,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微笑。

 他令麾下大将宋国永攻击捻军左路,娄云庆攻捻军右路,唐仁廉攻任柱的中路捻军。

 此时的任柱,因看到张虎杀了唐殿魁,也看到了郭松林那薄薄的防线,虽然他注意到了鲍超部的参战,但急于品尝胜利果实的他,此时却犯下了兵家大忌,他居然抽调兵力硬抗霆军。指望阻拦霆军为张虎彻底消灭郭松林创造条件。

 实际上,战打到这里,他要么孤注一掷,全力拿下郭松林。要么当机立断,率军撤离战场。

 很可惜,任柱此时显然误判了战场形势。

 虽然他不断地调整战术,试图寻找霆军的弱点,阻拦霆军的攻势。

 然而,鲍超的霆军在数量和火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他们不断向捻军施加压力,逐步压缩捻军的作战空间。捻军的将士们虽然顽强抵抗,但面对着清军的猛烈进攻,伤亡惨重。任柱等人的妻子也在混乱中被清军俘虏,这无疑是对捻军的沉重打击。

 最终,在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后,捻军因伤亡惨重、弹药短缺而被迫撤退。

 尹隆河战役,是清末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见证了捻军的英勇与悲壮,也折射出清廷在内忧外患下,各派系势力的角逐与博弈。这场战役的胜利,虽然属于清军,但捻军的顽强的抗争精神,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虽然霆军大败捻军的尹隆河之战,成为剿捻浓墨重彩之笔,不过随后的湘淮纷争,却又成了霆军被分解裁撤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