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拉拢失败(第2页)
对于明朝的武官来说,手中的实力就是他官位的保证。而在各支明军中,火并、强行收编等行为都是屡见不鲜。
所以今天这些武官虽然迫于危机和吴世恭的汝宁营靠拢了,但是他们还是很害怕吴世恭出手把他们手中的残军强行收编。
到底这里是吴世恭的汝宁营实力最强。再说,虽然那些武官现在手中的都是残军,但是这些残军也都是这些武官手中战斗力最强、对这些武官最忠心的一些骨干。
只要有这些骨干在手,那些武官就算是贬职了,靠着这些骨干构架起来的军队,也可以很快立功,有希望官复原职的。所以他们怎么敢冒险和吴世恭走的太近呢?就算是吴世恭说的再天花乱坠也不行。
当然,袁衡和卫理也拒绝得很委婉。他们更没有把话说死,不过现在和吴世恭合作的可能性是肯定没有了。
吴世恭也没有勉强,他看向了陈中之都司和江澄千总,等待着他们的回答。但是这两个人还是一言不发。冷场了好一会儿,见到没有结果,吴世恭也只好无奈地说道:“那各位就早些去休息吧。”
听到了吴世恭不再相逼,那四位武官也如重释负地连忙行礼告辞。
其实吴世恭倒没有想过要强行收编这四位武官的军队,他刚才所说的真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吴世恭的汝宁营虽然兵强马壮,但是他的人马总人数在明军总人数上所占的份额到底太少,吴世恭的官位也到底太低。当现在所有的明军汇合以后,想想就知道,吴世恭的汝宁营是很有可能成为炮灰的。
但是如果吴世恭的汝宁营和刘泽清等后军抱成一团,再加上现在救援来的这些明军,在总人数上也就不再占据下风,大家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这是一桩合则两利的事。
再说,那四位武官虽然“搜罗帐篷”的行为不值得赞赏,但是现在的明军连杀良冒功的行为都成了家常便饭,所以他们的行为也恶劣不到哪里去。
还有,这四位武官都没有抛弃自己的军队逃跑。要知道,明军的武官一般都有自己的亲兵和马匹,很容易抛弃溃败的军队逃跑而保存自己。而这四位武官去主动留下来,不抛弃自己的军队率领他们一同撤退。这从矮子里挑高个,也证明了这四位武官还算是值得信任。这也是吴世恭要拉拢他们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