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再次等候

第五百六十四章 准备夜袭(第2页)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时空中,因为汝宁军的阻挡。农民军没办法肆虐安徽等南直隶地区,这也使得南京京营的明军主力保存得相当完好。吴世恭就是要让双方相斗,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最好再趁机火中取栗一番。

由此看来。现在的汝宁军的选择并不多。不能够正面攻打已经做好准备的农民军主力,也没必要攻打农民军的老弱妇孺人员,更没必要去偷袭襄阳。甚至连撤退都不能够。所以现在的汝宁军的局面就有些骑虎难下。

而且薛永利本人也不愿意这样无功而返。作为汝宁军的二号人物,薛永利独自领军的机会却并不多,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次机会,他就想漂漂亮亮地把作战计划完成。所以连向吴世恭求援这样的事,他都有着很大的反感。

于是薛永利一开始的作战计划就是:靠近农民军的阵地;之后修建坚固的大营;反复挑衅引得农民军来攻;当消耗农民军到一定程度以后,寻觅机会击溃农民军的主力,并分割驱赶一部分农民军向东去大别山地区。

可是很显然,在五天的对峙以后,汝宁军的上下都已经明白了:农民军不会主动来进攻,他们也是据营而守,等待着汝宁军的主动进攻。

“明天全军拔营!向后退上十里后再扎营。”薛永利命令道。既然不能够正面决战,那汝宁军就要运动起来,使得农民军也要做出相应的运动。薛永利准备等到农民军的运动中出现破绽,汝宁军再投入战斗一锤定音。

所以说,很多军事战役的战斗过程可能进行得很短暂,但前后试探和互相调动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往往胜利都是在准备过程中决定的。

汝宁军这里有些骑虎难下,而农民军那里也有些不好受。这么多的人马,固守在一地,每天只有消耗,没有补充,虽然暂时物资还不缺乏,但怎么样也让农民军的那些首领有些心烦。

再加上农民军也耗不起时间。如果就这样一直和汝宁军耗下去,等到其他的明军包抄过来,那战局将会逐渐的处于劣势。到了那个时候,农民军的损失一定会相当的大,所以现在的农民军也要主动做动作了。

那些农民军的首领也知道自己的作战意图被汝宁军看穿了,所以他们又聚在了一起,商议着该如何去办。

“既然那吴屠夫不敢来攻打我们,那我们就自己行动。反正现在双方也都没有吃亏。行动的时候,就按照马大哥所说的多设埋伏,如果吴屠夫赶来的话,再给他一些苦头吃吃。”闯塌天刘国能说道。

“笑话!”罗汝才立刻反对道,“我们怎么行动啊?分开走,吴屠夫就可以把我们一股股的吃掉。可是集中走,怎么样设埋伏呢?我们这些天都知道了吴屠夫用兵很谨慎,在我们周围派遣了这么多的探子,连我们放置在这么远的骑兵都让他们探查到了。如果我们大队人马一起走,没那些沟墙阻挡,吴屠夫的军队很可能就会压过来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有哪一营的兵马可以阻挡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