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宫史与枫言

第26章 大选(下)三(第2页)

 其后举荐入宫的襄妃、以及如今的太后,俱是此类女子。

 此前的永光帝则为子凭母贵,若非嫡出,仅凭资质平庸,加之成年后爱财,犯过小错。

 非其母后主理后宫多年,大事小事一片祥和,这个皇位断然是不会落到他头上。

 太宗皇帝将几个颇有才能的儿子俱送到封地,方才传位。

 因此,当为继承人发愁的永光帝发觉有太初帝这般优秀的儿子时,心中喜悦自是无以复加。

 而那位太皇太后,与当时永光帝的正宫皇后,原本是至交好友,也曾笑言走到最后的终究是她们。

 只是后来或许为家族谋划,或许为家族裹挟,也可能离了心。

 太初帝登基后,裴家多出良才,于朝中一直势力雄厚,而殷家女于帝登基始入宫,多年盛宠,家族势力浅薄。

 四年后裴家也送女儿入宫,两家暗自争斗。

 直至裴殷两家贵女陆续难产而亡,裴太后也崩逝,殷家才慢慢一家独大。

 殿中,陆丹恂又追问道。

 “那可曾知晓《论语》、《孟子》?此乃儒家经典,为官为学之人皆奉为圭臬。你既生于刺史之家,想必家中长辈也时常提及。”

 赵枫的脸颊微微泛红,眼神有些游离,犹豫片刻。

 “臣女听闻过其名,只是未曾深入研读,只略知一二篇章。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却也只是皮毛,不敢在皇上面前妄言解读。”

 陆丹恂见她脸色微红,知她多半是知之甚少,将原本要问的话收回去,看向太后。

 收与不收皆可,只是大选已快结束,他不确定是否要给今年这些积极过度的刺史们一点甜头。

 太后抿了一口茶,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目光在赵枫身上停留片刻,随后转向他,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