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宫史与枫言

第230章 解析关键,鼓舞人心(第3页)

 这一幕极大地鼓舞了其他象人。

 象人们纷纷效仿,开始自行分组,尝试着调整配合的节奏与力度。排练场内一时热闹非凡。

 段志和殳良无疑是众人羡慕的对象,其他象人争相上前与他们攀谈,询问他们成功的秘诀。

 段志得意洋洋,殳良则有些害羞地笑着。象人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对新方式跃跃欲试。

 武承华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嘴角渐渐上扬,悄悄凑到谢蓉婷身边,低声道。

 “谢少使,妙啊!”

 谢蓉婷淡淡一笑,目光扫过排练场内热火朝天的景象。

 “承华令过奖了。象人百戏,根植于民,讲究的就是一个‘融’字。所谓‘通其变,天下无弊法’,他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契机,一个让他们能够‘通其变’的机会。”

 武承华听得连连点头,对她愈发刮目相看。

 谢蓉婷的方法简单直接,直指配合的核心,感知与借力,而非单纯的命令与服从。她穿梭于各组之间,不再空谈古籍大义,而是结合具体动作,点出问题所在。

 “叶师傅,你这‘探海’头低得太急,狮尾师傅没跟上,失了重心。头俯身时,腰背需有下沉牵引之意,给狮尾留出反应和调整重心的余地。”

 象人叶超挠挠头,似乎有些困惑。

 “这……腰背下沉?可这不是要更往前探吗?”

 谢蓉婷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

 “叶师傅,狮头低伏,是为了表现猛兽的凶悍之态。但同时,你需注意腰背的动向。腰背下沉,能让你的重心更稳,也能给身后的狮尾师傅一个明确的信号——你要‘探海’了。

 狮尾师傅感受到你的动作,就能提前做好准备,在关键时刻为你托力。这样一来,整个狮形才能更加稳健。”

 她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纤细的身躯在宽大的舞狮服里显得格外娇小,却灵活自如。模仿着狮头低伏的动作,同时腰背有节奏地下沉,仿佛在无声地告诉身后的“狮尾”,我欲探海,你当如何?

 叶超看得分明,眼中闪过一丝恍然。旁边的殳良也若有所思,似乎在回忆自己与段志配合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