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宫史与枫言

第246章 手段通天,连晋两品(第3页)

 那些膳房精心烹制的膏粱厚味、滋补过度的珍馐,对旁人或许是恩宠,对她这副平民肠胃,却是难以承受之重。

 腹胀、腹痛、便臭难消……太医诊脉,只道是“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开了健脾化湿的方子,嘱咐饮食务必清淡节制。

 可宫里的“清淡”,与她理解的,又岂是一回事?

 少油少盐少糖,无辛辣刺激之物,鸡鸭鱼肉几乎断绝,主食也以清淡易消化的米粥、山药、糯米糕、薏仁汤、荞麦面等为主。

 但即使如此,吃得稍多些,仍是腹胀不消化,甚至腹痛腹泻,这半年,她几乎是数着米粒、喝着白粥熬过来的。

 期间圣上的两次探望,一次是病势最沉之时,一次是前月她略有好转,也让这偏殿的门庭,比以往热闹了几分。

 只是这热闹,她大多只能隔窗听着。比如今日,皇后娘娘在御花园设宴,宴请皇子公主及伴读们,名为赏秋菊,实为考校学问,联络天家亲情。

 这本是她谢蓉婷大展文史所长、进一步巩固圣眷的绝佳时机。

 可如今……她低头看着自己搭在锦被上、依旧没什么血色的手,只能无奈地叹口气。这副身子,连久坐都吃力,如何能去应付那等场合?

 “莹茗。”

 她将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压下喉间的翻涌,声音带着病后的微哑。

 “今日御花园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莹茗忙递上清水给她漱口,又奉上一碟子盐渍的青梅让她压压苦味。

 “回小主,热闹着呢。听说皇上考了几位年长皇子的策论,三皇子殿下对答如流,很得嘉许。几位公主也献了才艺,大公主抚了一曲《秋思》,意境清远,连皇后娘娘都点头赞许了。”

 谢蓉婷只是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案几上那对小泥狮子上,心中默默思量着。

 她如今已经升了七品良人,在偏殿中也住了近四年,对宫中的明争暗斗看得更清楚。皇子皇女们虽在童稚之年,但在这深宫里,只要沾上那个“争”字,就再无天真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