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宫史与枫言

第285章 喜脉忧心,兖州亲人(第2页)

那宫女低声应了,悄无声息地退下。

赵枫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一扇窗。清晨的空气带着露水的气息,丝丝凉意扑面而来。她轻轻抚过窗棂光滑的木质,视线似乎穿过层层宫苑,落在那座同样灯火煌煌的朱雀殿上。

子嗣繁茂,是她在这深宫安身立命的重要依仗,也是皇上恩宠的明证。只是这孕育的辛苦与风险,也只有过来人才知。

这些年单吊命用的千年参王,她独自便用掉了几根,若非如此,怕是早早便殒命宫中。芷怡妹妹更是为日益憔悴的女儿操碎了心,所幸自己库中的药材向来不缺,但天材地宝得到一颗便需花费大量民力物力。

劳民伤财,总有穷尽的时刻。而惠章身体不算康健,却喜脉频频,又非盛年,此遭怕是又要九死一生。

“娘娘,可要用些早膳?”

宫女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不必了,暖阁里备些温茶和点心便好。”

赵枫轻声应道,转身走向那扇暗红海棠纹槅扇门。

逢春堂内,楠木圆腿炕桌上已布满了精致的菜肴。

清炖乳鸽汤、芙蓉鸡片、素炒三鲜、香油饼、蜜汁山药……每一道都避开了寒凉刺激,色泽温润,香气却勾不起闻素窈半分食欲。

腹中沉甸甸的份量时刻提醒着她的状态,也牵扯着心绪。

她幻想着玉颖已经吃好了,正乖巧地坐在一旁,捏着小胖手指细数盘子里剩下的香油饼瓣数。她数得认真,还时不时抬头看看母嫔。

母亲汪菁和两位姐姐,风尘仆仆地从昌邑赶来,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更多的是见到她的欣喜与担忧。

母亲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着家中酒坊的琐事,又细细询问她孕期反应、太医诊脉情况。大姐稳重些,说着些家长里短,二姐性子活泼些,试图讲些兖州城里的新鲜事逗她开心。

闻素窈端坐在主位的绣墩上,唇边噙着温婉得体的浅笑,时不时点头应和,偶尔轻声回应两句。她捻起玉箸,象征性地夹了一小片山药放入口中。

“秋兰,你脸色看着还是倦,得多吃些,身子要紧。”

母亲汪菁看着她几乎未动的碗碟,眼中满是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