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背后猫腻

    等到饭菜差不多的时候,大姨夫也将胡晓晓接回家了。
 




    胡晓晓今年十七岁,是周家下一代里最优秀的孩子。
 




    打小就品学优良,还乖巧懂事。
 




    小舅妈吴可看到蹲在;绿植跟前捉虫子的儿子,真是两眼一黑,一脚踢过去。
 




    “没看到你姐回来了?”
 




    被踹了一脚的周泽林毫不在意,拍拍屁股站起来窜到胡晓晓跟前,左看右看,“晓晓姐,你带烤鸭了吗?”
 




    胡晓晓笑的眯起眼睛,“没有。”
 




    “ 臭小子,这么热的天,你姐从北京带回来烤鸭也臭了! ”周启贵抬起手来照着亲儿子的后脑勺就是一下。
 




    而林晚最关心的还是胡晓晓这次去北京的经历。
 




    她笑弯了眼睛,“没有带烤鸭,但是给你们带了稻香村的点心。”
 




    话音还没落下,周泽林已经欢呼雀跃开始对她带回来的行李跃跃欲试了。
 




    “姐,我听大姨和大姨夫说你这次还去了清华北大,你能跟我说说嘛?”
 




    林晚装作很好奇的样子问道。
 




    “啪!”周泽林不解的抬头,不是他又干啥了,为啥又挨了一巴掌。
 




    吴可横眉竖眼,“你看看你晚晚姐还知道问问清华北大的事情,你呢?只惦记着吃,吃吃吃!怎么不胖死你!”
 




    “没出息!”小舅也补了一句。
 




    周泽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有时候林晚真的会很羡慕周泽林的心态,他是天生的大心脏,从来不会因为这些话而苦闷,但是她会!
 




    周美芬这时候从厨房里出来,“有什么问题咱们边吃边说,先吃饭。”
 




    “啊,对对对,先吃饭。”小舅连连点头,“晓晓坐火车回来肯定也累了吧,今天你小姨做了她的拿手好菜辣炒小公鸡,你小舅妈也做了红烧鱼。”
 




    一家人在餐桌旁落座,胡晓晓挨着周美燕坐,离她妈妈近一点,她就闻到了一股药味。
 




    “妈,您最近身体不舒服吃药了吗?”
 




    胡晓晓皱眉关切地问道。
 




    大家听到这个问题,顿时停下了手中的筷子。
 




    都用疑问的目光看向周美燕和胡刚。
 




    这怎么回事儿?还没跟孩子说。
 




    周美燕给大家使了个眼色,“没啥大事,等一会儿妈跟你说。
 




    刚才晚晚不是问你去清华北大的事儿吗,你快跟大家伙说说。”
 




    胡刚也一脸自豪的点头,“对,快说快说,爸爸也想听!”
 




    胡晓晓只能压下心里的疑问,说起去北京的见闻。
 




    “去看了未名湖和博雅塔。”胡晓晓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也是一脸的向往,“那边的学生真的很不一样,来来往往都抱着书,还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呢!”
 




    胡刚插嘴道,“对了,刚才回来的路上你不是跟爸爸说还跟北大哪个老师交流了,还拍了照片,快拿出来给你小姨小舅他们看看。
 




    可不是谁都能跟北京大学的教授交流的,那可是北大的教授,那都是什么人啊,全国最有学问的人。”
 




    胡刚越说越嗨,甚至点起了烟。
 




    胡晓晓拿出自己这次去北京拍的照片,林晚接过问道,“晓晓姐,这位就是北大的教授吗?”
 




    她指着一张合照上文质彬彬四十岁上下的男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