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蘑菇房(三更)(第2页)

温室条件好,不像外面那样条件复杂。他们的农民在温室也能种出东西来的。

袁知意:“难。”

首先是地理问题。种地种地,地域性很强,在他们那边农民熟知的作物,在巩州就未必能种活。

况且他们那边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炎热。

现在的天气一直寒冷,就没有温暖的时候,他们船上的农民们也找不到东西种。

至于温室,以前他们自家种地也不需要温室,最多拉个塑料棚。

温室怎么调控,他们也需要慢慢摸索。

种地的摸索,是以年为时间单位。那些改良粮食基因的,哪个不是摸索三五年才有个成果?久一点的十来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袁知意道:“我并不怀疑,给他们时间他们一定就能摸索出来。但现在,我们缺的不就是时间吗?”

人命本来就是和时间赛跑!

周飙也道:“就像我们三个现在这样,带着这不会愈合的破伤口,等着我们的农民摸索出怎么种植刺梨?你觉得现实吗?”

根本没那个时间!

不如直接用物资跟第一基地换,跟乔老师换!

人家也乐意换。

虽然这样是很被动,但这就是现实。很多事情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人还是要认清环境,认清现实!

周飙也表态:“种子的事情我意见就是暂时先不搞了,现在变异体那么嚣张,以后人类的伤亡恐怕会常常出现。还是和第一基地把关系搞好,一起对付变异体。”

生产队的丁云哲道:“搞还是能搞的,但是不要寄希望于种子能正常种出粮食来,就当研究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