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同入晋国(第3页)

 




    阿闵驯服马匹后将马车送入邺城。
 




    马车内的妙龄女子张缨见到少年将军驯马时的英勇果敢、意气风发的模样一时乱了心;她想下车道谢。
 




    可这少年将军好似心事重重,他神情暗淡眉头紧锁,似是遇到不悦之事。
 




    他匆匆离去,女子甚至都来不及问他姓甚名谁。
 




    直到军中将士前来寻阿闵,阿闵这才失落地回到军营。
 




    因为擅自离营,他遭受了军法处置,军棍打在他身,这点痛哪比得上被阿姐抛弃之痛。
 




    阿姐要他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成为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他便每日拼了命地训练,他不能让阿姐失望,他一定要立下战功让阿姐刮目!
 




    张缨让侍婢多方打听才知晓少年将军是修成侯石闵,此刻的她恨不得立刻打听到关于石闵的一切信息。
 




    宫城内,郑王妃贴身侍婢不解:“王妃何故要将卑微的汉女收为养女”?
 




    郑王妃无奈叹气,她已经失去了最爱的大儿子,如今唯一的小儿子也前路未卜。
 




    “我自然知晓遵儿心悦于那丫头,可我不会让唯一的儿子娶一个身份卑微无权无势的汉女,我已在赵国为遵儿物色好一位身份显赫的姑娘,想必现在已经入宫了,待遵儿回国,我便会请大王赐婚;收那丫头为养女封她公主也算是善待于她了,若是晋有意留下她,也算是她的福气,到时遵儿应当也不会怪我这个母亲吧”。
 




    侍奴来报:“并州刺史张平嫡女已在殿外等候”。
 




    原来郑王妃为彭城公挑选的夫人便是此女。
 




    彭城公因庶人石邃一事受牵连被削兵权,可在这乱世之中一旦失了兵权如何自保。
 




    并州刺史手握重兵,将来若是石家公子起了纷争,彭城公有了这倚靠,至少能保住性命。
 




    滚滚长江水中,阿遵独站船头遥望远方,他不知前路如何,心中深感不安。
 




    崔安安轻轻在他身后为他披上大氅,“阿遵,这长江之上寒凉露重,莫要伤风”。
 




    阿遵心疼又无奈地望着崔安安。
 




    崔安安紧紧握住阿闵送她的玉哨,为了阿闵,她愿意牺牲一切。
 




    一路辛劳,阿遵与崔安安终抵达晋国内,他们顾不得休息,便径直前往太常蔡谟府邸拜见。
 




    晋国大臣并未将赵国使臣放在眼中,他们故意避而不见,只是想给赵国一个下马威。
 




    阿遵与崔安安只能无奈地站在外头等待。
 




    南方的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刚还艳阳高照,一下子却暴雨倾盆。
 




    阿遵心疼地将崔安安紧紧护在怀中,大雨打湿了他们的衣裳。
 




    看着崔安安冻得瑟瑟发抖的模样,阿遵甚是心疼:“安安不该陪我入晋遭受这份苦难”。
 




    崔安安笑着宽慰道:“既来之则安之”。
 




    许久,太常少卿崔练才姗姗来迟,告知太常蔡大人今日身体不适不便见客。
 




    这便是他们晋国的待客之道,阿遵心中气愤却又无奈。
 




    晋国为赵使准备的屋子破败不堪,也罢,能有一遮风挡雨之地已是极好。
 




    阿遵心疼又无奈:“只是苦了安安,要陪着我受罪了”。
 




    崔安安笑着说道:“只要有阿遵在身旁,即使粗茶淡饭片瓦遮身我也甘愿”。
 




    阿遵怜爱地摸摸崔安安的脑袋。
 




    此后的日子,他们常一起骑马射箭,一起欣赏日出日落,一起享受烂漫花香。
 




    那一刻,阿遵忽然希望时光过得慢一些,让他能多些时间好好爱护眼前的姑娘。
 




    他们有彼此相伴,生活虽然清苦却也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