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玉门关外客

第一章 以一世躯,续汉万世(第2页)

 “老师,自曹丕公子被定为王太子以来,深受魏王猜忌的您便一直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偶尔外出也是归乡省亲,长途跋涉返回武威,以借此远离权力争斗的中心。”

 “您,如今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学生今日与您说清楚了此行南下的打算,来日您再想过上清净的日子,可就难了。”

 古稀老者闻言不语,依旧是目光不起波澜的望向白马青年。

 以他的智慧,自然猜到了身前这位自己晚年时所收学生的心思。

 可比起自身猜到答案而言,他更想听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亲口告诉他意欲何为。

 见到古稀老者的坚持之态,对视须臾,白马青年选择了妥协。

 “兴汉!”

 “老师,这就是学生的打算。”

 “兴汉?”听到这个并不怎么出乎自己意料的回答,古稀老者怅然若失的叹了一口气。

 “没想到啊!效力于魏王帐下多年,心中并无对大汉皇室心存几许敬畏的老夫贾文和,却于人生暮年教出了一个志在匡扶汉稷的学生。”

 “这话说出去,谁能信?”

 古稀老者脸上挂着浓浓的自嘲之色,唏嘘间,他也不经意的道出了自己的身份。

 贾诩,贾文和。

 魏王曹操成就乱世霸业的功勋谋佐之一。

 只见贾诩表情凝重的审视白马青年良久,入眼所及,是白马青年脸上言说出“兴汉”二字后的决意。

 这一刻,他便清楚:

 无论他这个做老师的再说什么,可能都无法动摇自己的学生。

 一想到自己这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惊才绝艳……

 不忍看着自己得意门生误入歧途的贾诩,最终嘴唇忍不住动了动。

 “兴汉,或许不失为一个好志向。”

 “但,伯约,你可知晓?汉祚难兴,这是天命。”

 “你是通晓兵事军略之人,当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四百年大汉基业在经历了高祖皇帝和光武皇帝后,早已经耗尽了属于他们刘氏皇族一脉的运数。”

 “那刘玄德,现在能以织席贩履之身成就诸侯割据基业,已然是得天之幸。”

 “至于说他能如光武皇帝那般再兴大汉……”

 “难!难!难!”

 边说,贾诩边摇头。

 一连三个难字,表明了他对于刘备的不看好。

 曹操,孙权,刘备三位乱世人杰中,若说他贾诩最看好谁能结束乱世,再造乾坤,他必然是首推曹操。

 以方今之时势,曹家若不得天下,贾诩想不出来还有哪一家有资格染指社稷,终结这纷扰的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