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元直拜昭烈,更在诸葛前(第2页)
“徐庶,徐元直,请见刘皇叔。”
而在他姜维不曾提前登临的历史上,这位青衫剑士,又何止等了汉昭烈一个十年。
念及此。
姜维的目光无声的看向了徐庶腰间的长剑。
这令他不禁想起了这一世雒阳初见徐庶时,自己所问出的那个问题。
“徐先生,当时你怎么会选择投效刘皇叔呢?”
那时,徐庶只是笑笑不语。
一如此刻他当下的动作,徐庶也只是低头看向了腰间的长剑,紧紧握住不曾松开。
也是在那一刻。
姜维读懂了徐庶给出的答案。
剑之所向,义之所往。
他徐元直,想那般做,然后就做了。
仅此,而已。
蜀汉风华的浪漫究竟是什么,姜维有时也说不清。
但姜维知道一点。
蜀汉之浪漫,如果没有徐元直的仗剑拜主,没有眼前这位青衫文士曹营不发一言的那十年……
这篇名动千古的汉末华章,注定会缺少浓墨重彩的一笔,平添一抹道不尽的遗憾。
苍凉的陈仓道上,徐庶注意到了姜维眸光低垂,看向自己手中长剑的举动……
轻拭眼角喜极而泣的泪花,徐庶轻声问出了一句话。
“为什么!”
此时此刻,恰如那年彼日。
徐庶没有多言,但目光交汇间,徐庶清楚以眼前这个青年的智慧,不难猜出自己问的是什么。
他投皇叔,有着自己的理由。
可现在……
徐庶想听听姜维的理由和答案。
为什么?
姜维没料到徐庶会把昔年自己对他的所为,时隔近五年之后发问向了自己。
为了不让夷陵的火焰,吞噬那八百里连营,使得蜀汉浪漫戛然而止!
为了不让白帝城的江水,倒映出迟暮的英雄!
姜维很想这样说。
话语到了嘴边,却是变成了洒脱的笑。
“没有为什么。”
“似先生这等智谋能士,不该无用武之地。”
姜维的目光再度落在了徐庶的佩剑上,轻声道:“先生,您这藏了十年的剑,该出鞘了。”
“让那法孝直看看……”
“汝徐元直的本事,比之他如何。”
“也让天下人瞧瞧……”
“一剑霜寒十四州,一剑挡却百万师,是何等的惊才绝艳。”
撂下这话,姜维头也不回的向着远处走去。
留给徐庶的,是一个不羁的背影。
自始至终。
姜维终究是没有回答徐庶的所问。
蜀汉浪漫的离殇和悲凉,这一世由他姜伯约知晓就够了。
比起前世让昭烈帝,丞相,关将军,张三将军,子龙老将军,孟起将军等人望着他负重前行的背影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