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玉门关外客

第七十二章 对论孔明,妙才末路【求订阅】(第2页)

 “至于缓缓图之……”

 “呵呵!”

 姜维自嘲一笑,继续说道:“先生,这四个字,当真适用于弱势的一方身上吗?”

 “人口,土地,财富,战争潜力,西南川蜀一隅,哪一点能比得上北方中原之地的大好河山。”

 “您在缓缓图之,可那曹操同样在休养生息,在不断积蓄力量啊。”

 “弱者击强,若无放手一搏的果断,只会使弱者在与强者的持久对抗中慢慢消亡。”

 这一点。

 历史上蜀汉和孙吴的相继败亡,已经给出了答案。

 深吸一口气,姜维平复了一下情绪。

 “先生,三分天下之局僵持的越久……”

 “主公和曹操的实力差距就越大,匡扶大汉越是遥遥无期。”

 “说句不合时宜的话。”

 “您给主公所献的三分天下之策,仅适合用来图存,帮助主公在乱世中立下一份基业。”

 “可若拿来匡扶汉室,定天下于一……”

 “却是过于理想了。”

 “隆中对,从来是割据天下之策,绝非是取天下之良谋。”

 “其策,守有余,而攻不足!”

 诸葛亮没有因为姜维说的这些话而生气。

 仅仅是意见不同而已。

 溯本归源,两人都是为了辅佐主公刘备如何再兴大汉而殚精竭虑。

 “伯约!”

 “你想过按照你所言,一旦失败了会是什么后果吗?”

 “自是想过。”

 姜维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孙刘决裂,为势强的曹操所趁机一一击破。”

 “兴汉之业成空,便是某,少不得也要以己身之血为大汉送葬。”

 “可先生……”

 姜维话锋一转,反问向诸葛亮。

 “您想过没有,一旦如某所言成功了,又会是何等景象呢?”

 诸葛亮沉默不语。

 他自然清楚按照姜维所言,成功了之后会是何景象:

 主公刘备鲸吞江东,据有大江之险,横断南北。

 不但能消泯孙权这个匡扶大汉道路上的变数。

 纵然北伐受挫,也可退守江南,保得汉家半壁河山。

 来日若是中原出现变故。

 主公刘备麾下的南方大军可以全力北上,不必担心有旁人掣肘,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实现以南逐北,饮马中原。 见到诸葛亮沉默,姜维嗟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