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诸葛恪现,其人未壮【求订阅】(第2页)
“至于在下。”
“不过是跟随在你们身后,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这话,姜维说的情真意切,不含有一点虚情假意。
因为。
在没把刀架在孙权脖子上之前,他真的是鸽派啊!
谁若说他是刘备阵营中的鹰派,他跟谁急。
诸葛瑾把姜维的坦然之色看在眼中,再联想到江东军中那些无一日不在想着图谋荆州的吕蒙,韩当,周泰等将领……
他的心中就是一阵心力交瘁。
若是江东军中的将领,也如面前的姜伯约这般识大体就好了。
想到这。
诸葛瑾朝着远处护卫自己的使者卫队中喊了一声,“元逊,过来!”
话落,使者卫队中立时有一个身高七尺,年岁看起来与姜维相差无几的年轻士兵小跑着来到了诸葛瑾身边。
“父亲!”
“姜都督!”
年轻士兵到来后,先后向诸葛瑾和姜维见了一礼。
“元逊,你平日间不是总说要见识天下间的人杰吗?呵呵,而今站在你面前的姜都督,赫然就是少有的人杰。”
诸葛瑾用手指着姜维,目光和煦的看向自己的儿子。
虽然按照惯例,使者出使需要留子作为人质在后方,但,他诸葛瑾的妻子和幼子诸葛融今都在江东,亦可等同于人质。
既存人质,本就没想过背弃孙权的诸葛瑾,于是借着出使于外的机会,把这个他寄予厚望,提前起了表字的长子带在了身边。
意在帮助长子增长见识,开拓眼界的同时……
不希望其局限于江东一隅之地,小觑天下英雄。
“元逊?”
姜维打量着向自己见礼的同辈年轻人,口中轻咦了一句。
很快的。
他就意识到了此人是谁。
诸葛瑾的长子,孙吴未来的大将军。
历史上那位蜀汉大将军姜维第六次北伐时,他的最佳队友,取得了东兴之战大胜的诸葛恪。
可惜。
诸葛恪因东兴大捷而崛起,却也因它而败亡。
自那之后,诸葛恪产生了对曹魏的情敌之心。
以至于后面强行征发了二十万大军发起的新城之战,不但无功而返,更是惹的江东百姓民怨沸腾,主君忌惮。
亦为后来的孙峻和吴主孙亮定计诛他,连带着夷灭诸葛恪三族埋下了伏笔。
如果让姜维给此人做出个评价。
大抵,就是两句话。
江东自诸葛恪死后,再无志在逐北的大将军。
东吴诸将帅之中有开拓进取心的,只有两个半人,周瑜,诸葛恪,外带半个吕蒙。
陆逊,陆抗父子虽统兵能力杰出,但纵观两父子任孙吴大将军期间的所为,只能用守土有余进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