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当年的百乐京(第2页)

 厚厚的齐刘海,虽然她不喜欢,觉得碍事,但是起码能遮住额头上难看的印记。 

 “一会有人烟的地方,上岸停留一下,我要买一把剪刀。” 

 “莫言,你要干嘛?”这一段是水流速度很快的下坡溪流,不用他用竹竿去撑。 

 见林若言解开了两个麻花辫, 将一部分头发散到额前,就在掌握好竹筏平衡的前提下,来到她身边。+x-k,a¢n+s¢h-u+j_u?n+.~c\o¢m^ 

 “想剪点刘海出来。”林若言的脸被黑色长发遮住,要是大晚上肯定吓人一跳。 

 “怎么突然想起剪刘海了?” 

 “印记不好看。”林若言分出一部分头发在额前,试着看剪多厚的刘海能遮住那个怪异的印记。 

 好多天了,这个印记一首没下去。 

 按理说她的体质不应该会留疤痕,莲子的形状不知是不是因为那颗莲子。 

 但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出现在额头。 

 “我额头上顶着你给我留的印记都不知道多少年了,也没像你这样在意,再说你这印记很漂亮,无需遮掩。” 

 林若言看了一眼他额头中心的那一抹红痕,闷闷的说道:“你没我这印记怪异,再说小哥本来就忘了我。” 

 “他忘了你,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印记记不起你啊。”张海言纳闷于她的思想。 

 “你又不是女子,怎么会知道女为悦己者容。” 

 “悦己者容又不分男女。”张海言拿起竹竿站起身子,在一分叉的河流处,用竹竿改了道。 

 “到了百乐京,我们上岸再买一些要用的东西,不用你剪掉头发。” 

 随着水流的平缓,有很多石桥的百乐京渐渐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不过相比1920年的百乐京,萧条了很多。 

 “莫言你当时就在这个石桥边,坐在高头大马上,一声张启灵害我被人追杀了很远。” 

 张海言将竹筏停留在石桥一侧的河湾处,两人上了岸。 

 “嗯,你怎么不说你当时鼻孔朝天看不起我的状态呢。”林若言的不在意的回了一句,去看周边的摊子。 

 上面都是一些各民族的首饰特色,她跟张海言两人穿着苗装,除了背包,跟当地人一看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