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不战而逃(第2页)

 

准噶尔尚且比麹氏勇武,有称霸蒙古之野心,自比成吉思汗,他的蒙古汗国霸权也成规模,麾下十万兵。

 

野心勃勃,不安于世。

 

更胜当年的麹氏。

 

胤祚神色有些恍惚,他十年来读书,虽不如兄弟们学识渊博,却也是啃下一本本厚重的书籍,诗词歌赋,数以千计,唐诗宋词熟记于心。

 

但他还在上书房读书时,那些东西也多是咽下吞下,背的熟了,意思理解了,能应付过师傅的考察,汗阿玛的考校便可,也不求拔尖,文课只是中等水平,不像三哥如痴如醉。

 

他当年只想“尚可”二字,中不溜秋就很好,看的过眼就不错,大部头的多为囫囵吞枣,诗词歌赋还好些,觉得没那些四书五经烦人,但也是多为了当年的功课,今日却……

 

记在心中的那些东西,本来以为从上书房一走,早不知道被他扫到哪个角落,可今日,他征战在外,不免回忆起那些……

 

那些他早背过的,此情此景,那时那景,竟是无言,却也共情了。

 

不知道为什么,自然而然的浮现心头,竟是遥相呼应,不需多言,就让他怅惘不已。

 

有了这些经历,他才能真的体会。

 

他不觉得自己有过人的文采,也没法憋出几句精妙的可以流传千古的诗来,不过前人所言,与他难平的心境却不谋而合。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旗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胤祚自言自语,将那首诗完整的念出,依旧昂首望向远方,王者之师,龙虎之将,四方来归,保境安民。

 

伊昌阿听到胤祚的碎碎念,看他这心情抑郁的样子,很是担忧的询问:

 

“王爷,你这是……咱们往前看,应该很快就会到了,打仗嘛,什么阴招损招的都正常,唉,这段时间是受苦了。”

 

他抓耳挠腮,也不大高兴,他们一路上还没打仗呢,没和准噶尔真刀真枪的干呢,就倒下数千的将士,这几个月,只风尘仆仆的赶路,饿死的渴死的,唉,造孽!大丈夫死于沙场,死得其所,死于此等小道,让人惋惜啊!

 

不知道玛法如何了,玛法年纪也大了,终究不是他们这种年轻人身体倍儿棒,唉,听说玛法一天只睡两个时辰,还精神抖擞,事无巨细的安排军务,唉,伊昌阿连连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