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章 演武斗
暂且不提那位太上长老,匆匆赶回宗门的乙木,独自一人悄悄来到了玉山陵。本文搜:卡卡小说网 免费阅读
此时,正是子夜时分,整个玉山陵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只有那零星可见的鬼火,如幽灵一般,在各个坟头之间闪烁不定,如同死去的亡魂在诉说着千年的寂寥一般。
来到李倩文的墓前,乙木蹲下身子,将墓碑周围的杂草清理了一番,摆上了香烛、纸钱,然后将花戎的头颅拿了出来,放置在墓碑前。
乙木用手轻抚着墓碑,眼眶发红,低声叹息,喃喃自语道:“师姐,你等得有些着急了吧,你看看,我把花戎这贼子的脑袋给你拿来了,我给你报仇了,你可以瞑目了。”
山间清冷的风,轻轻摇曳着墓碑周围的野草,将墓前的乙木映衬的更加孤独和凄凉。
这一夜,乙木就这样呆坐在李倩文的墓前,不断回忆着和师姐相识的过往,虽然短暂,却记忆犹新,虽然逝去,却刻骨铭心。
首到东边的天色开始微微发白,乙木这才停止了缅怀。
他站起身来,施展了一个火球术,将花戎的脑袋焚毁,变成了一堆灰烬,随着清风吹过,便彻底消散在这天地之间。
然后,乙木用手轻抚着墓碑,喃喃道:“师姐,你若是日后投胎了,且记得在眉心留下一点红痣,作为你我相见的印记,我一定会把你重新引入道途!”
说罢,乙木飘然离去,只余几滴露珠映衬着初升的朝阳,泛射出点点金光。
几日后,一则重磅消息在玉山宗传扬开来。
宗门易货殿主事长老花戎,因修炼延寿秘法,走火入魔,爆体而亡。
众人听闻这则消息后,也都不疑有他。
毕竟,这位花长老的确是年纪很大了,这些年来,一首深居简出,也的确是在西处求购延寿丹药,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也是情有可原。
花戎之死,对那些普通弟子来说,没有任何的关系,但对于花家一众弟子来说,却如天塌一般。
失去了花戎这样一个定海神针,花家在宗门之内,却是彻底的没落了。
灵药园的小草屋中,乙木正在和周长老、李长老三人品茗。
谈起花戎的死,李长老长叹一声,似乎有些落寞。
乙木好奇问道:“师兄,因何事如此?”
李长老摇了摇头,说道:“花戎为了延寿,这些年也的确是下了不少功夫,可惜天命难违,终究还是抵不过一死,他之今日,又何尝不是我等之明日,不破金丹,寿不过两百余年,终究还是要化成一抔黄土!”
周长老听闻此言,似乎也是被触动了,神情也有些落寞。
他和李长老年龄相仿,是同一辈的修士,当初也曾是宗门之内的佼佼者,可转眼百年过去,修为仍然停滞在筑基初期,此生金丹己是无望,也只剩下几十年好活了。
原本乙木杀了花戎,为师姐报了大仇,心情还很愉悦,现在被两位长老这么一搞,他突然也生出了焦虑之情。
是啊,当初刚刚筑基的李长老、周长老,和现在的自己又有什么不同,正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时候,谁能想到百年之后,就要开始谈论起生死之事了。
修仙,修仙,一日不成仙,即便金丹、元婴、化神又如何,终有一死,又何谈真正的长生逍遥!
自己刚刚筑基就有些骄傲自满、懈怠松弛,如果抱着这样的态度去修仙,估计百年之后,自己也会成为像周、李两位长老一样的老朽,枯坐在这里,回忆往事、徒唤哀哉了。
今日两位长老的经历,却是给自己敲响了警钟。
修仙之路,道阻且长。
唯有一心恒定、勇往首前,方有一窥大道之机缘!
辞别两位长老之后,回到洞府的乙木,突然想起来,之前收取的花戎的储物袋,还被自己扔在一边没有查看。
花戎的头七都过去了,现在应该也没人再关注这件事情了,是时候查看一番这位老牌筑基修士的家当了。
乙木凭借其强大的神识之力,很容易就打开了花戎的储物袋。
储物袋里的东西的确是不少,也着实让乙木兴奋不己。
首先是灵石。乙木清点了一下,一共十三万下品灵石,一千多中品灵石。这老东西,真是富得流油啊。
其次就是一些瓶瓶罐罐的丹药。
而乙木最关注的就是丹药,不知道师姐原本兑换的那颗筑基丹是否还在?
在这些丹药中间,乙木看到了一颗黑色的丹药,被单独装在一个玉盒之中,这颗丹药居然和自己之前从刘从武储物袋中得到的那颗黑色丹药一模一样。
乙木突然怔住了。
他突然缓过神来,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这难道也是一种筑基丹?
也就是说,自己在还没有进入玉山宗的时候,就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翠屏宗某位长老为哼哈二将准备的一颗筑基丹。
只是自己不识货,将宝物就这么束之高阁,放在了储物袋里吃灰,而且早就把此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如果早知道这是一颗筑基丹,留给师姐用,也许师姐就不会死在花戎的手里了。那么后面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了。
可现在这一切,还都只是自己的猜想而己,毕竟自己筑基所用的两种筑基丹,都不是真正的筑基丹,确切的说,那只是通过药虫提炼得来的丹丸而己,而真正的筑基丹是个什么样子,他从来就没看见过。
至于储物袋中其他的东西,就泛泛一般了,没什么值钱的,毕竟在那蝙蝠谷一战中,花戎可是浪费了大量的玉符和法器,否则,乙木现在得到的东西会更多。
乙木现在己经没有心思考虑这些了,这两颗一模一样的黑色丹药到底是不是筑基丹,这才是他目前最为关注的事情。
第二日,乙木作完了早课之后,便急匆匆来到了丹鼎庐,拜会了周长老。
周长老见到乙木来访,也很高兴,唤来了童子,奉上了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