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脑涂地玉门关外客

第三十六章 汉稷何以兴?孙权必须死!(第2页)

 “现在……”

 姜维用手指了指案几上的酒壶,对着刘备笑道:“同样是一场酒后。”

 “不知在主公您的眼里……”

 “孙权其人,又是何评价呢?”

 孙权?

 刘备微微一愣,他没有料到原本该指出隆中对缺陷的姜维,会在此刻把话题绕到了孙权身上。

 虽一时不解姜维提及青梅煮酒的用意。

 但,面对姜维之问,刘备还是低头沉思了起来。

 望着低头沉思的刘备,姜维没有继续开口,留给了刘备充足的考虑时间。

 他之所以提起看似无相干的孙权的原因,也很简单……

 《隆中对》想要完美的实现,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这位吴侯孙权。

 对待孙权和其身后的江东,可不是一句“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就能简单定义的。

 而好巧不巧的是。

 纵观蜀汉霸业始终,无论蜀汉的军事实力是否凌驾于江东之上,那位他如今未曾谋面的诸葛丞相都在始终抱着“联吴匡汉”的战略方针不曾动摇。

 刘备没得荆州前,势弱江东时如此。

 刘备据有荆益二州后,势平江东时如此。

 刘备汉中一战克胜曹操,关羽北伐威震华夏,曹操惶恐难安,蜀汉势强于江东时,依旧如此。

 如果没有夷陵那场大火……

 姜维甚至怀疑。

 蜀汉在未来取了秦川和宛洛之地,势平于曹魏,两路大军剑指中原时,还会如此对待江东,或者进行百般拉拢,以为盟友。

 有时,姜维真想问一句。

 这江东就非联不可吗?

 难道,就不能审时势而变换对江东的态度吗?

 反观江东呢?

 无论是对蜀汉,还是曹魏,主打一个态度灵活多变。

 那位江东吴侯不但把制衡的手段用在了朝堂和江东四大家族上,更是用在了盟友身上。

 “孙权……” 刘备的话音响起,思绪中断的姜维看向刘备。

 只听刘备说道:“少领江东,胆略过人,胸怀雄才,当的起一句乱世英雄。”

 “伯约,莫说是曹操……”

 想到自己的儿子阿斗,刘备不无羡慕的感慨道:“就是备,此刻都难免生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念想。”

 姜维:“……”

 听闻刘备的感慨,姜维一时间有些沉默。

 阿斗如果换成了孙权,未来那位诸葛丞相别说北伐了,其人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

 蜀汉浪漫之风?

 错,是蜀汉一团糟。

 毕竟,那位江东吴侯晚年的一顿操作,简直叫一个魔幻。

 “伯约,难道备说的不对?”

 刘备敏感的觉察到了姜维脸上的异色,开口问了出来。

 对于刘备所问,姜维连忙轻轻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