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11章 雪花盐(第2页)
“就是!你看看,我们进山几年时间,1000多人剩下不到500人了。”
“不管陈秋贤是不是骗子,我都想试一下。”
“我想活下去,这大山能吃的树皮草根都被我们吃完了,再不出去,我们只能饿死。”
“想好了吗?”
此前介绍情况的中年人说道,“三叔,我听人说,陈秋贤对我们这些庶民挺好的,他家是徐州的,兖州刺史打徐州时,将六个县的百姓屠杀,他躲过了一劫,全族活下来他一个人,他在徐州拉人抢了曹操的后勤队伍,后来带着大家跑到了泰山郡。”
“听名字倒是知道,这个人和我们一样是庶民,可是,庶民上位就会对我们好吗?我们又不是亲人为啥对我们好?”
“三叔,不管是谁,总需要我们这些庶民种地纳粮吧?”
“也好,那我们就下山搏一搏运气。”
“好,大不了我们500多人一起死,总比饿死强。”
……
陈秋贤的收留政策在泰山郡周边引起了极大反响。
短短一个月时间,收留流民就超过十万人。
人多是好事,但是每天粮食消耗是巨大的。
“今天请你们来是想和你们合作。”陈秋贤很客气的让一群商人坐下。
商人在这个时代的地位也不高,除非通过经商入仕。
历史上,曹操起兵时得到大商人卫兹的资助,刘备起兵时也是先后得到张世平、苏双和糜竺的资助,就连袁绍也得到冀州巨商甄家的支持…。
这些商人支持钱粮,目的是通过这些方式让家族转型,在地方上,有钱的商人最多算一个豪族,而世家地位之所以高,那是因为他们有很高的政治地位。
一群商人原本以为陈秋贤和昌豨一样,隔三差五就敲诈自己一番,他们没想到,陈秋贤什么都没有做。
“陈将军有事儿尽管吩咐。”说话的人叫糜越,徐州糜家的族人。
“你们先看看这是什么?”陈秋贤将自己身旁的一块红布揭开。
只见红布下一个碗,碗里面犹如雪花一样晶莹剔透。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