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解决权力来源问题(第2页)

 陈秋贤的问话让整个书房寂静无声。 

 同时也让陈秋贤想起一个故事,他记得在明朝时期,官员腐败,为了监督官员设立锦衣卫,不久后,锦衣卫也腐败了,设立东厂监督锦衣卫,没过多久,东厂也腐败了,又设立西厂监督东厂……监督来监督去,最后大明成了最腐败的朝代。 

 “将军,恐怕只能选择更加清廉公正的监督人员才行。”陈珪说道。 

 “陈公,官员在入仕前,谁都想成为清官,谁都想为民请命,但是为何进入官场不久就堕落了? 

 官场就像一个黑色大染缸,你穿着一身白衣服跳进去,自己能干净吗? 

 人人都在捞钱,你当清官是挡了别人的路,那时,清官将成为所有官员的敌人。 

 监察也会一样,何况谁来让监察的人不滥用手中的权力呢?” 

 陈秋贤的话就像灵魂拷问,一个人的道德随着环境会不断变化,依靠道德治国犹如无根之木。 

 “将军的办法呢?”张昭问道。 

 陈秋贤微笑着说道,“我一首在想一个问题,乡长为何对县令唯命是从?” 

 “因为乡长的提名权在县令手里,说是提名权,其实就是任命权。”张昭说道。 

 “是啊!乡长的权力来源于县令,他只会听从县令。 

 那么乡长为啥要对百姓好?”陈秋贤问道。 

 陈珪说道,“治理地方,善待百姓是他们职责,朝廷也有规定。” 

 “如果朝廷规定有用,百姓会流离失所吗?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吗? 

 写在竹简上的规定无法执行下去,在我看来,这是对百姓最大的侮辱,因为这是把百姓当成傻子在愚弄。” 

 陈秋贤接着说道,“既然乡长讨好县令是因为他权力是县令给的,那么为何不把这种权力给百姓?” 

 张昭眉头一皱,“将军,百姓大字不识一个,他们如何知道谁合适?” 

 “子布此言差矣!”陈秋贤接着说道,“百姓在乡里时间最长,他们自然知道谁好谁歹,让他们投票来选,就算选出来的人不好,他们也不会责怪我们,毕竟这是他们自己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