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157章 曹操明白了陈秋贤目的(第3页)
“主公,刘姓宗亲坐得住吗?”郭图问道。
东汉末年,刘宏在宗正刘焉的建议下设立州牧制度,不难看出,这种州牧制度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地方世家豪族不愿意交出到手的兵权(攻打黄巾军时让地方自行募兵),这就造成朝廷对地方控制力变弱,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强有力的地方官府才能控制地方,看到风雨飘摇的大汉,刘焉早就想割据一方,最早他看重交州,而有人告诉他,益州有龙气,最后选择了益州。
第一批州牧主要是刘氏宗亲为主: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
、兖州刺史刘岱、扬州刺史刘繇等人。
在刘宏看来,只要刘家子孙坐镇地方,就能震慑住不臣。
刘宏这种想法看上去不错,不过,人性的自私决定了他的想法有些一厢情愿…
荀谌说道,“主公,我们此事上面需要更加谨慎才行。”
辛毗接着说道,“我倒是认为没有几个刘氏宗亲会站出来,他们希望刘家继续掌握天下,但是如今攻打袁术明显有巨大风险,一旦失败,如今的利益也无法保障。”
逢纪赞同的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就以宗亲实力最强的刘表和刘彰为例,让他们在称王和攻打袁术之间做选择,他们恐怕更愿意选前者。”
年近西十的审配说道,“主公,我们可以默认后将军的诏书,我们不接旨,也不反对。”
“正南的意思是先看其他人意见?”
审配点了点头,“主公,如今天下大乱,长安皇帝驾崩以后,现在的大汉并不是换一个皇帝就会被大家认可的。”
“季珪的意见呢?”
一个三十多岁儒雅的中年人起身拱手说道,“主公,汉室衰而未亡,此事上面我们需要谨慎。
如果我们接诏,必定让无数心向汉室的人才远离我们。”
崔琰,字季珪,清河郡崔家人,现任崔家家主崔训嫡长子。
“你们的话有一定道理,不过,我收到一封信,信里认为陈秋贤才是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