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刘繇死了(第2页)

 然而,陈秋贤清楚,这些零散而来的人才只是杯水车薪。长期人才只能依靠大学进行培养,但这些都需要时间。 

 陈秋贤站在奉高学府尚未完工的工地上,望着忙碌的工匠们,心中默默筹划。 

 他下令加快学府建设速度,并且增加学府师资力量的投入。一方面从现有的谋士团中挑选优秀者兼任讲师,另一方面重金聘请民间隐居的人才出山任教。 

 为防止再遭破坏,他加强了学府周边的安保,派重兵守护。同时,他命人编写宣传册,详细介绍学府的教学理念、未来学子的出路等,送往各个州郡。 

 在陈秋贤心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不仅仅只是奉高大学,想要源源不断人才,那么就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为此,陈秋贤决定将教育分三个阶段:小学、中学和大学。 

 “伯起司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未来将是我们民族的魂魄。”陈秋贤一边说,一边给蔡瑷倒了一杯茶。 

 蔡瑷端起茶杯说道,“将军需要奉高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我曾经对汉瑜(陈珪)副校长说过,我们将来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奴才。 

 什么意思呢?西书五经全部合并在一起,取其经典,把一些愚民的内容删除。 

 我们不能以统治者为中心,学校是追求真理的地方,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做到求真。 

 我们的学校各种科目都要变。” 

 “如何变?” 

 “读书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明理懂法;二是找到更好工作服务于自己生活。 

 因此,我们学习知识应该贴近工作。 

 说句不好听的,学一大堆之乎者也能解决什么问题? 

 因此,小学的知识主要涉及汉学、数学、人文自然和逻辑学。” 

 “逻辑学?” 

 “不错,我们不少人都在学习研究逻辑学,逻辑学最主要的目的是逻辑推理……。” 

 …… 

 扬州牧刘繇带着亲卫打算秘密前往前线,孙策第一时间却收到了消息。 

 此时,周瑜和鲁肃不在军中,孙策第一时间决定出兵攻打刘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