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司马懿的建议(第2页)
“父亲想通了?”
杨彪点了点头,“现在投靠希望不算晚。”
……
京兆尹府邸
司马防和两个年轻人坐在一起。
“伯达、仲达,你们如何看陈秋贤这个庶民?”
司马朗,字伯达,年幼时就十分聪明,十二岁就通过童子郎经学测试,是当时大汉有名的少年天才,董卓迁都长安时,司马朗就认定董卓必亡,他想法将家眷带回了河东,最近听说刘协死了,担心父亲司马防,才带着家人前来。
司马朗如今26岁,历史上的司马朗非常有才干,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二弟司马懿掩盖了他的才华,当然和他早逝也有关系,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历史上称为司马八达,司马防对这些儿子自小要求十分严格。
司马懿,字仲达,他的能力就不用介绍。
此时的司马懿不到19岁,还没有加冠,天下大乱,通常都会早点取字。
司马懿微笑着看向大哥司马朗,“大哥见识多,还是大哥来说。”
司马朗说道,“父亲,如今天下局势越来越明显了。
陈秋贤虽然庶民出身,但是他并没有刻意针对世家豪族。
据孩儿了解,陈秋贤希望的天下是通过律法来约束所有的人。”
司马防说道,“这是我最担心的,朝廷表面看用的是儒家治国,其实我们都知道,骨子里是商鞅的法家。
商鞅法家是服务于皇帝的,皇帝一句话就能让我们生死……”
司马懿急忙解释道,“父亲误会了,大哥所说的不是商鞅法家,陈秋贤称他为法治,也就是说,权在法下,皇帝也在法下。”
这一年多,司马懿带着护卫也去了不少地方游学。
“你们认为我们该不该投向陈秋贤?”
“该!”司马朗坚定的说道。
“仲达怎么不说话?”
“父亲,虽然如今陈秋贤实力最强,但是孩儿依然担心。”司马懿说道。
“担心什么?”
“父亲,如果陈秋贤因为地盘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大,他变得越来越保守会怎么样?”
“说具体点?”司马防瞪了司马懿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