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237章 顾雍(第2页)
“这个庶民虽然身份卑贱,但是他说的很多话还是有些道理。”
“父亲,今后不要这样说了,如今他坐拥五州之地,无人敢和他争锋!”崔琰接着说道,“父亲,华夏日报的事情不能对任何人说,大王几次下令要求民间不允许有华夏日报存在。”
“明白,这就是报纸上说的愚民手段。”
崔琰看向小院,“父亲,安排人去陈秋贤地盘走走看看,如果不用走就留下来。”
“季珪,那个庶子如今在华夏很受陈秋贤重视,老夫担心……”。
“父亲,这段时间我也想了很多问题,我们嫡庶观念那一套真的就对吗?
崔智从小聪慧上进,而我们这些人非但不帮他,还堵住他所有出路。
也许陈秋贤说的是对的,为何要三六九等?不就是因为我们担心家族优势削弱后失去特权吗?”
“季珪……你……”
“我们这些人饱读圣贤书,到头来其实还没有这个大家瞧不起的庶民看问题更加清楚。
用华夏日报上的话说,我们除了动不动用天下、国家、大局为重这些裹挟万民,让他们牺牲自己利益外,我们还做了什么?
我听闻在高唐,陈秋贤将孔融骂吐血,后来孔融却主动留了下来。
他是一个高傲的人,这样的人能留下来,说明他看到了华夏的优点。”
“你不担心庶子报复我们?”
“担心!”崔琰接着话锋一转,“不过我更相信他。”
“你相信这个庶子?”
“徐州第一次科考时,崔智一篇文章痛骂徐州官场,他非但没有获罪,反而得到重用。
一路升迁,如今己经是一方大员(太守),这样的人不是心胸狭隘之人。”
“你不要忘了,他母亲的死我们也有责任。”
崔琰沉默了,因为这是现实,崔智母亲虽然不是他们杀的,但是也是因为他们而死。
………
奉高
“元叹何时到的奉高?”蔡瑷刚回到家,就看到顾雍己经等着自己。
顾雍,字元叹,蔡邕学生,历史上东吴的丞相,也是一名干臣。